見鄭老這么說,其他人都松了口氣,你一筷子我一筷子,很快大半條魚就差不多空了。
“老鄭,你也太苛刻了,我看這菜做得倒是不錯!”
“是啊,外殼焦香,酸甜適中,很是開胃?。 ?
“雖不知是誰家徒弟做的,但年紀(jì)輕輕就有這等水平,你們蘇菜也算是后繼有人啦!”
......
一陣和樂融融的夸贊過后,在蘇老的有意引導(dǎo)之下,第二道被品嘗的,是沈予安的菜。
眾人把菜吃到嘴里,只知這烹飪者,一定是沈予安和唐年之一。
細(xì)細(xì)品了品,他們中肯地發(fā)表了些見解,又將之與上一道菜,各處對比了一番,十分客觀。
不過沈予安和唐年的水平本就差距不大,只是因為沈予安略長一兩歲,經(jīng)驗更足一些,才拉開了少許差距,其實說到底也沒什么好比的。
一陣鼓勵過后,眾人的目光,終于非常默契地集中在了,最后剩下的那盤松鼠鱖魚上。
在品嘗了前面的兩道菜之后,剩下的這道烹飪者是誰,答案已經(jīng)不而喻了。
眾人微妙地交換著眼神,誰都不想做那個第一個動筷,第一個發(fā)出評價的人。
無他,若是江意晚做的菜尚可入口還好,若是真的十分差勁,他們就算是想夸,也找不出借口來?。?
不過蘇老作為明知真相的人,越是到了最后的這一時刻,他心中就越覺得激動。
他笑得像只老狐貍,拿起公筷,親自在那上面夾了塊魚肉下來,放在了鄭老的盤子里。
他的語氣意味深長。
“來啊,不是說要盲評嗎?那這盤,你可一定要好好品鑒?!?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