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戰(zhàn)場內外
“以嘉賓之策,也未嘗不能安撫軍心。可是,這葛洪乃天下有名的道士,在道教教眾中,聲望其高。尋常方士論聲望、法術,根本難以與其比肩,恐怕這個與葛洪斗法之人,不好尋找啊!”以郗超的意見,尋常時候,桓溫都是聽計從。不過桓溫轉念一想,就發(fā)現了此舉的困難。
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在東晉得到了極大的發(fā)展。不僅有嚴格淵源傳承,更是一個講究資歷的地方。葛洪不僅道法精深,同樣他的年歲比較長,輩份也高。就像活躍在東晉時期的杜炅杜明師,雖然他和葛洪不是一脈,論輩份卻要差上兩輩。葛洪的祖父是葛玄,是道教的四大天師之一,號太極仙翁。
郗超搖搖頭道:“葛仙翁的輩份雖然高,其實也不是沒有人與其相比?!?
“哦!”桓溫疑惑的道:“這世間還有比葛洪輩份更高的方士?有這樣的人嗎?溫如何沒有聽說?”
“成帝年間,羅邑宰謝允謝道通,年少時英俊剛毅,博覽群書,尤精道學,有遁世脫塵之志。咸和中,他上書成帝,請求辭官歸隱。后謝道通師從戴孟子,學道不數年,得沖寂之妙,能飛行絕壁。這個戴孟子是葛洪師祖陰長生同輩中,而謝道通則是和傳承葛洪道法的鮑靚同輩,細算起來,謝允應該是葛洪的師叔!”
桓溫聞大喜,道:“得嘉賓相助,吾何愁大事不成?”
郗超微微搖頭道:“明公,切莫大意。當心屠虎不成,反受其害!”
“嘉賓的意思是要小心提防冉明父子伺機突圍?”
“明公英明!”郗超道:“超敢肯定,一旦時機成熟,冉閔、冉明必定會從建康離開。眼下之機,我西府軍士氣受挫,暫時無打敗冉明、冉閔的可能,卻一定要死死包圍啟明書院。如果明公派人去武當山請謝道通謝真人,誰也沒有辦法保證,他能否愿意出山,就算愿意出人,這一來二去就需要旬月光景。有道是夜長夢多,有這么的長的時間,什么意外都可以發(fā)生!
”
桓溫不解郗超的意思,疑惑的問道:“難道嘉賓還有妙計?”
郗超低聲道:“這謝道通避世不出已經二十余載,世人罕見其真顏,明公可尋一道貌岸然,有仙風道骨之人假扮之。士卒不明所以,一定會重獲信心!”
桓溫點點頭。
就在桓溫準備派人假扮謝道通安撫軍心時,建康城中一處酒肆中。
“哎,哥們,你們聽說了嗎?”一個酒客神秘兮兮的道:“昨天明天幕府山晴天打雷了!”
“什么叫聽說,這事還用聽說嗎?我就親眼所見。”一個目擊者道:“城外幕府山這幾天都在打仗,不知道怎么會回事,突然天降神雷,發(fā)出百丈高的火光,濃煙揚起三十余丈,十數里外清楚可見!”
“不錯,就是如此!我也看到了!”很多人符合道。
“這神雷還有隱情你們就不知道了吧?”一個“知情”人賣弄的道。
“這晴天打雷,雖然反常,這雖然罕見,但也不是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有什么內情?”
“這你就不知道了嗎?”“知情”人道:“我聽說,魏國皇帝到了幕府山的啟明書院,桓溫率軍攻打書院,想殺魏國皇帝。皇帝都是什么人,他們都是真龍?zhí)熳?,能隨便殺嗎?桓溫想殺皇帝,就忤逆的昊天的意志。自古以來,順天者昌,逆天者亡。桓溫要逆天行事,于是昊天當時就降下神雷,略施懲罰,一雷下來,據說就炸死數千人,很多人連骨頭渣子都找不到了就是那些僥幸不死的人,那傷哎,豈是一個慘字了得。”
在建康城中的酒樓、客棧、青樓、戲院、等一些人員密集的地方,這樣的情景不時的上演著,時間不長,幾乎整個建康城,上至王公貴族,下至黎民百姓,都知道了桓溫逆天行事,欲謀殺冉閔,遭受天譴的消息。
有道是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就在建康周圍的城池,很多人也知道了這個消息。
當然這些消息,都是冉明派人放出去的,這個消息越傳越廣,也越傳越離譜。傳到了京口(后世的鎮(zhèn)江),這個雷一下就劈死了西府十數萬人。
其實桓溫的西府軍全部兵馬加在一起,也不過八九萬軍隊,根本沒有那么多人夠這一雷劈的,更何況西府軍很多部隊根本就沒有參與圍攻啟明書院的戰(zhàn)斗。有的還在駐襄陽,江夏,長沙沿線。
可是這個謠,越離譜,越是有相信。更加讓人哭笑不得的是,很多西府軍家屬開始尋找自己的親人
“兒啊,回家吧!這個兵咱不當了,這個糧咱也不吃了,就算是將來餓死,也好過到時候挨雷劈?!?
“夫君,你要是被雷劈了,讓俺們孤兒寡母如何活啊!”
謠造成的結果,讓冉明也沒有預料。
現在不光是桓溫為此頭疼,就連朝中的那個精明的女強人褚蒜子也感覺一籌莫展。
她當然知道打虎不傷,反受其害的道理??墒乾F在情勢卻不容她有任何辦法。由于這個謠的出現,不僅西府軍出現大量的逃兵,就連她機關算盡弄出來的十余萬江南子弟兵也出現大規(guī)模的逃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