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國家未來
得民者得天下,所謂的民,不是指那些勞苦大眾,而是遍地的士紳豪強,他們是朝廷的代人,代替朝廷守牧一方,收取稅負,護境安民。
而真正的黎民百姓,因為不懂時政,也不識字,更沒有發(fā)出自己聲音的渠道,皇帝的喜好,善惡,他們也不能知道,即使知道也是從他們頭上的士紳豪強嘴里聽來的。只要那些豪強、士紳為朝廷、皇帝歌功頌德,下層黎民百姓也自然知道這個皇帝是好人。同樣,如果士紳宣揚皇帝不仁,即使是好皇帝也同樣是壞皇帝。
在隋朝大業(yè)皇帝楊廣是唐朝訂下昏君,歷史大大有名。但是這個昏君曾下令先后三次下旨興洛倉開倉賑濟災民。圣旨中先后三次就要放掉一百三十萬石糧食。然而這個圣旨,直接被豪強士紳無視了,糧食從糧倉里倒是拉出來了,可是他們卻用來謀私利。結果災民襲卷河洛,也就讓楊氏江山風雨飄搖了。但是歷史上李密攻占洛口倉時,開倉賑災,卻只開放了六千石糧食,卻募集了四十萬軍隊。
即使再好的政策,碰和歪和尚,也會給念歪了。歷史的皇帝其實都是無辜,如果把江山當成一個家業(yè),沒有人愿意當亡國之君,也沒有人愿意毀掉這個家業(yè)。即使弱智的晉惠帝聽到百姓無糧可食,也會說道:“沒有糧食何不食肉粥?”楊廣只是他失去了對豪強、門閥的控制,官逼民反,事實上并不是皇帝逼民反。而是豪強和士族。
冉閔頒布免除河洛地區(qū)稅負的圣旨,天下彈冠相慶,高呼冉閔是曠古圣君。但是從“天聾地啞”反饋的消息,卻讓冉閔勃然大怒。這些河洛豪強士紳有的把冉閔恩免的這道圣旨扣了下來,仍然像以前一樣收稅,不過國庫不需要河洛地區(qū)的稅,但是這些稅都進了這些豪強和士紳的腰包。
冉閔是苦出身,也是乞活軍帥,對于這種事情,他的態(tài)度就是零容忍??墒?,崔悅卻勸冉閔借坡下臺。崔悅的理由也非常充分:“魏國朝廷經過震蕩,人心不穩(wěn),若派出御史深入地方,巡查舉證,則會驚擾地方,不要破壞了河洛百姓的祥和之氣。”
謝安也勸冉閔息事寧人?!叭f事以社稷為重,以蒼生為念。**,不可而取江東!”
魏國統(tǒng)一天下的目標和方向已經定下來的,下面就是努力完成這個既定目標了。
“不戰(zhàn)而取江東?”聽到這個話,冉閔也忍不住心頭一陣狂跳,在今日之前他都不敢想象有這么好的事情呢!要知道江南晉國的統(tǒng)治疆域雖較魏國為小,但無論地理位置、人口基數(shù)和可發(fā)展的潛力都要較魏國重要得多也大得多。如果魏國想要重振、復興華夏,魏國與晉國的統(tǒng)一將是勢在必行之舉,與北漢國、燕國、代國、氐秦這些不同,冉閔此刻面對的晉國乃是一個漢人所主導的政權,而且向來以正朔而稱著。如果有可能他真的不想打仗,因為那是自己人殺自己人,但真想一統(tǒng)天下而不打仗卻又是一件極難想象的事。
“謝愛卿,若是不戰(zhàn)而取天下,這,這可能嗎?”
謝安卻道:“這要看陛下的選擇了!”
冉閔不解的道:“朕的選擇?”
“不錯!”謝安道:“陛下若要追其完美,容不下瑕疵,那么魏國與晉國一戰(zhàn)就再所難免了。若是陛下采取安撫豪強和士紳,那么不戰(zhàn)而取江東,則有可能!南渡的東晉朝廷實際是北方南遷士族與江東本土士族妥協(xié)下的產物。皇帝乃至皇族都難以掌握實權。士族間的權力爭奪與權力平衡成為東晉政治生活的主題。陛下若是爭取到了天下士族歸心,那么不戰(zhàn)而取則有可能?!?
冉閔皺起眉頭,他已明白了謝安的意思。朝廷和士族就是樹和藤的關系,沒有朝廷的保護,藤難以生長,同樣,如果沒有藤的擋風避雨,樹也難以萬全。不過,冉閔卻非常反感這么做。他是苦出身,也知道天下黎民百姓的困苦,冉閔不光希望要帶領漢族人民站起來,而是要帶領天下漢民富裕起來。
在冉閔看來,司馬氏的晉朝,不配主導天下。永嘉喪亂以來,侵入中原的胡族甚多,特別是匈奴劉聰攻破洛陽之后,司馬睿就跑到了建康,建立了東晉朝廷。這個東晉朝廷為了避免激怒胡人,害怕胡族怒而興兵南下,就在法令上,對漢民行以嚴令峻法,對胡人則以安撫為主。漢人多交稅,胡人少交稅甚至不用交稅。
除了稅收之外,于司法上也有傾斜。胡人不怎么受律法管轄,只是聽之任之,漢人管得就比較嚴些。若遇到胡漢爭執(zhí)斗毆,若漢人殺了胡人,一般都會嚴厲懲治,若漢人殺了胡人,除非是鬧得特別大,否則能從寬處理便從寬處理,或者是關幾個月,等事態(tài)平息下來就放他們走了,如果被殺漢人沒有苦主,有時候就連審都不審,只當是那漢民白死了。
由于胡人造反失掉了半壁江山,東晉朝廷對于胡人造反這事上特別慎重,如果胡人被漢人毆打,馬上便成百上千人地聚集起來鬧事。且不管案件審理得如何,只要是激起胡人聚眾鬧事者,事后轄地官長、刑吏一定會受到朝廷的責處,認為他們治民無方。久而久之,官長、刑吏便都怕了,凡有胡漢爭執(zhí),不管誰有理,誰沒理,一切先以維持穩(wěn)定為先,怕的就是胡人起鬧牽連了自己。
胡人性子狡猾,知道官長、刑吏怕他們聚眾,因此一旦犯案便以聚眾相威脅,而晉國的官長、刑吏果然害怕,若是漢人犯胡則必嚴加處置,胡人犯漢要么就從寬處理,要么就和稀泥了事。故而數(shù)十年日積月累下來,乃使晉朝之律法對胡人形同虛設,胡人不知法之可畏,因此越發(fā)地肆無忌憚,而漢民眼看若起爭執(zhí)自己一定吃虧,所以便忍氣吞聲。
聽謝安的意思,讓自己也要縱容這些士族官員,讓他們同樣享受榮華富貴和權力。冉閔的眼中閃過一絲閃電般的血色,瞳孔之外的白色忽然變紅了!
“東晉真的是一個以漢民為主體建立起來的政權么?”冉閔突然又想起了祖逖,這個漢人的民族大英雄,歷史上他依靠司馬??赵S的奮威將軍,豫州刺史的官職,僅給千人的口糧,三千匹絹,不給一兵一卒,也不提供兵器。司馬睿就是害怕占據(jù)了中原的趙國怒而興兵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