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轉(zhuǎn)機
狹路相逢勇者勝,雙軍對陣智者贏!
桓溫想勝,可是張溫顯然不是雛鳥,他更是一個知兵的人。魏軍偃月大陣本來是一個攻擊的隊形,愣是讓張溫排成了守陣。別看這是一個非常普通的偃月陣,即使普通將校也可以輕易擺出來。然而,就是這種最簡單的陣形,卻非常考驗主將的協(xié)調(diào)和應變能力。
這座魏軍的偃月大陣,不僅長短攻防各兵種配合嚴密。最重的是,張溫采取了外松內(nèi)緊的布置方式。看上去偃月月牙凹底是整個大陣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顯然桓溫知道這是張溫的一個陷井,不攻還好,只要敢從這里攻擊,肯定有死無生。
桓溫的西府軍遠來進攻洛陽,這是曾是晉朝的國都,大軍兵臨洛陽一步之遙,所以此時西府軍的士氣高昂,勢沖霄漢,氣吞斗牛。
雖然桓溫在斗勢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并沒有占據(jù)上風。不過桓溫轉(zhuǎn)眼之間,又想到了一個計策。
一名西府府猛將毛虎生策馬出陣,距離偃月大陣前沿約一箭之約。
毛虎生沖魏軍大陣高喝道:“大晉南郡公,太尉、安西大將軍桓公,請魏驃騎將軍張將軍陣前一敘!”
毛虎生也不管魏軍如何反應,連接高喊三遍。
張溫也不示弱,在這個時候,桓溫絕對不會在陣前暗箭傷人。因為兩軍對陣,如果卑鄙的引出對方主將,然而以暗箭傷人。哪怕張溫中箭身亡,魏軍的士氣非常不會潰敗,反而會哀兵反擊。
張溫策馬出陣,距離陣前一前之地。這個距離對方即使有想適以暗手,張溫也可以快速反回本陣。掩藏在偃月陣中的八牛弩反而可以趁機殺傷敵人。
看到張溫僅帶著百余兵親兵上前,桓溫也策馬緩步上前。
當二人距離不足一前之地,桓溫還沒有來得及開口說話,張溫卻先聲奪人:“桓溫,汝妄自興兵,讓生靈涂炭,天地不容?,F(xiàn)回頭是岸,退出我南陽,返回襄陽還得及,如若不然,洛陽就是汝埋骨之地,來年今日將是汝的祭日!”
張溫氣沉丹田,呼喝倒是不小。雖然沒有話筒,也沒有揚聲器,但是張溫的聲音還是傳到了桓溫軍中,讓西府軍陣中傳來一陣輕微的騷動。
桓溫聞卻不以為然,上兵伐謀,其次伐交,這個道理都懂。事實上,這個道理雖然簡單,真正能做到這一點卻非常難。特別是魏國這支鐵血軍隊。
桓溫認同一個道理,有些事情雖然明知不可為,但是去認真做的話,倒有機會成功。但是如果不去做,那就永遠不可能成功。
“張溫,吾與汝各為其主,兩軍對陣倒無可厚非!”桓溫大喝道:“但魏主冉閔乃后趙之養(yǎng)孫,謀后趙之皇權,是為不忠。不念養(yǎng)育之恩,屠戮石氏子孫,以下犯亂是為不孝。上天有好生之德,魏主冉閔興兵作亂,妄動兵戈,是為不仁。兵禍綿延千里,赤地千里,白骨累累,致使百姓無辜枉死,是為不義。魏主冉閔,明為吊民伐罪,實乃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徒,罪孽深重,天地不容。溫身為大晉太尉,興大軍而平天下,雖不得為之,卻不想平添殺戮。爾等妄圖螳臂當車,負隅頑抗,死路一條。識實務為俊杰,爾等若眼下投靠本太尉,本太尉對爾等罪責既往不咎,魏主冉閔封爾等什么官職,本太尉當回奏吾皇陛下,為爾等加封三級……”
聽到桓溫顛倒黑白的措辭,張溫氣得發(fā)抖:“豎子膽敢污蔑吾皇陛下,左右……”
就在這個關頭,張溫腦袋急轉(zhuǎn),突然醒悟過來,桓溫勸降是假,激怒自己是真。不過張溫險些中了桓溫之計,不過他反而笑了,轉(zhuǎn)身沖魏軍將士道:“諸位將士爾等聽聽,這是大晉王師居然給石虎那個暴君來鳴冤叫屈了,吾皇陛下率領爾等反抗羯胡,興義兵,平定天下,爾等可曾悔過?”
魏軍將士大喝道:“吾皇陛下對我等有活命再造之恩,即使粉身碎骨,我等亦無怨無悔!”
張溫道:“羯、匈奴諸胡不事生產(chǎn)專事?lián)尳?,他們劫掠我等漢民衣食財物,毀我宗祠衣冠,羯、匈奴、鮮卑諸胡禽獸不如,犯下的罪行馨竹難盡,該不該殺?”
這些魏軍士卒大部分都北方漢人,對于胡人都有著亡族滅家之仇,他們幾乎異口同聲的道:“該殺!”
張溫又道:“羯胡視我們是豬羊。想我漢族百姓在永嘉年間,幽、冀、兗、并四州共四百二十萬戶,短短三十余年間,就屠戮我百姓千萬人。十室九空,赤地千里。諸胡喜食人,視我族同袍為兩腳羊,白天宰殺烹食,夜間**,如此行徑該不該殺?”
“該殺!”
張溫指著桓溫道:“這是大晉太尉,爾等要記住這個人,他說吾皇陛下是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人,污蔑吾皇陛下,該當何罪!”
“殺,殺,殺”
張溫轉(zhuǎn)身道:“三軍將士聽令,晉師視我們?yōu)槌鹂?,視羯胡為親族,如此倒行逆施,天地不容。我等替天行道,誅惡除盡?!?
“殺。殺。殺!”
魏軍的士氣高漲,他們邁著整齊的步伐,緩緩向進。偃月大陣,三萬余將士,槍、盾、弓箭硬弩,相互配合,隊形嚴陣,殺氣騰騰。這個時候,晉軍氣勢稍弱。
張溫看準時機,命令大軍出去,率先進攻的則是兩翼的輕裝騎兵。在冷兵器時代,最強的兵種并不是陌刀步兵,也不是重裝步兵。最據(jù)有攻擊力的還是騎兵,況且晉朝沒有天然馬場,他們的騎兵不僅少,而且訓練嚴重不足。
馬蹄翻飛,萬馬奔騰,馬蹄如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