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夫人匆匆告辭。
晚上林驥下值和陳玉壺一起去了老太太那里,兒女婚事算是大事兒,也得和老太太說一聲,哪怕是拒絕。
林老夫人除了偏愛幼子和愛財這一點,從大局觀上來說,很多地方還算過的去。
夫妻很少攜手一起過來,老太太有點驚訝,“今兒怎么這么有空?雙雙到我這里來?”
陳玉壺和林驥行禮之后坐下,丫鬟很快送上來兩盞茶,都是林驥和陳玉壺各自喜歡的口味。
有林驥在,這種話不用陳玉壺接茬。
林驥端著茶盞喝了一口,說:“自然是有事需要和母親商量?!?
“我想也是,否則誰會來我這地方。”
周圍的丫鬟都低下頭,假裝聽不見。
“最近譚氏沒來照顧母親,母親又寂寞了?”
老太太一頓,現(xiàn)在林驥一點面子不愿意給譚氏,當著這么多奴仆的面直接叫對方譚氏。
老太太就算不顧及譚氏也要顧忌小兒子,小孫子的體面,干脆自已轉(zhuǎn)移了話題。
“說吧,到我這里來有什么事兒?!?
每次看見這一幕,陳玉壺都覺得很神奇,鹵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
林驥拿捏他親娘,如臂使指,跟玩一樣,好在老太太也并不記仇。
陳玉壺把事情簡單的和林老太太說了一遍。
其實他們來跟老太太說這件事兒,就是以示尊重。
老太太聽完,沉吟了一下,“他們家的老太太我知道,廖氏女我也聽說過一些?!?
“但是不管是老的還是想小的都不是正面的評價,老的出身大族規(guī)矩多,老了更加固執(zhí),小的原先家世不顯,后來廖氏女出了名……”
陳玉壺坐在下面聽著,這老太太現(xiàn)在也能說廖氏家世不顯了?
想到老太太的家世,陳玉壺笑了一下。
那真是窮山惡水出刁民。
當時陳玉壺還年輕,實在招架不住一群加上一個老太太,幸好還有林驥在。
林驥這種時候,總是非常的靠譜,方式也非常的解氣。
現(xiàn)在老太太的娘家被林驥多年的折騰下來,約等于無了。
可能這也是老太太討厭林驥的一個原因。
老太太說了很多她聽說過的評價,年輕的廖氏確實是傲氣。
只有兩種人不好相處,一個是真正世家大族出身的女子,從小嚴苛的禮儀規(guī)矩教育,對自已要求,對其他人更加的嚴格。
一個就是家世不顯,用女孩兒攀高枝兒的,會請著名的老師來教育孩子,彰顯自已的教育,這樣出來的女孩兒,為了彰顯自已的良好教育,更是吹毛求疵。
定國公府顯然都占了。
陳玉壺在心里笑了一下。
回去的路上,林驥對陳玉壺說:“我去拒絕謝夫人和定國公府,你不用管了?!?
陳玉壺看著林驥,眼中亮亮的點了點頭,怪不得原來的陳玉壺那么喜歡這個……呃,黑煤球,還是有點可取之處的。
陳玉壺心情一好,邀請林驥,“侯爺今天和我們一起吃飯吧!我讓廚房燙兩壺酒?!?
“也好!”
幾個孩子娘聚在一起,加個林驥,仔細商討了家里娶媳婦兒和招女婿的標準。
以聊天的方式,商量出來了一個標準大綱。
吃完了飯,喝多了酒的林驥被管家攙扶著重新回了書房。
兩位姨娘自然留下“侍寢”。
只不過侍的是陳玉壺的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