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剎王,你!”
宣武王聽到羅剎王所,心中怒火中燒,卻又不知道該如何反駁。
“陛下,羅剎王所有理?!?
陶夭夭的話聲方落,老臣呂思清站了出來,正色道,“李家三子,曾幫助朝廷破解天諭殿使臣的三個難題,于朝廷有功,受封國士,又是太學宮的教習先生,不該因為宣武王的一句話,就讓李家蒙此不白之冤,此事,明顯是宣武王在欺君,李家,何其無辜!”
朝堂上,眾人聽到羅剎王和呂思清的表態(tài),互視一眼,眸中皆有驚訝之色。
呂大人一向公正,會有如此表態(tài)也就算了,沒想到,羅剎王也會站在李家這邊。
“父皇!”
眾臣前,十一皇子慕青看到羅剎王站在李家一邊,也沒有再猶豫,上前一步,沉聲道,“我大商以法立國,不能因為宣武王位高權(quán)重,李家人微輕,就無緣無故將罪責扣在李家身上,這件事,怎么看李家都是無辜的,而宣武王,欺君罔上,是不爭的事實!”
“臣附議!”
十一皇子表態(tài)后,眾臣中,立刻有幾位十一皇子陣營的臣子站了出來,適時地插了宣武王一刀。
事到如今,所有人都已經(jīng)看出來,此事,已經(jīng)不僅僅只是宣武王和李家的恩怨,而是,皇子間的交鋒。
扳倒宣武王,三皇子和淑妃便會失去最大的倚靠,這是朝中很多人都想看到的。
“兒臣,附議!”
這一刻,眾臣前,大皇子慕淵也轉(zhuǎn)動輪椅走了出來,平靜道,“國不可無法,有法而不善與無法等同,今日之事,宣武王欺君,是不爭的事實,又不知悔改地將罪名推到李家身上,視國法于無物,罪無可恕!”
兩位皇子表態(tài),眾臣前,三皇子慕堯臉色變了又變,怎么也沒有想到,事情會演變成這樣。
“父皇?!?
逼不得已,慕堯只能站了出來,沉聲道,“此事,有著蹊蹺,宣武王斷然不敢當著滿朝文武欺君罔上,希望父皇能夠明察?!?
“望陛下明察。”
三皇子表態(tài)后,不少臣子跟著站出來,硬著頭皮為宣武王求情。
龍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