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保山看著周小川想到了什么。
便說道:“你們動作還要快點了。上次我去公社,說一個星期以后,要去一半的人到縣城修水渠。這都過去三天了,沒幾天了?!?
周小川聞點了點頭。
“問題不大,這兩天把泉水那邊的引水渠挖通,再把田里的水渠給挖完就行了。等他們走了,我們再慢慢挖田里的排渠和下面的水塘?!?
趙保山輕嗯一聲,“行,就是下面的水塘花時間,畢竟要挖大點的。不過影響也不大,只有男的抽調(diào)一半。女的不動?!?
聽到他的話,周小川點了點頭。
兩人隨便聊了一會,趙保山便離開了。
周小川看著趙保山離開的身影。
這次挖水渠,對于趙保山來說壓力還是很大的。
按照以往的規(guī)矩。
農(nóng)閑過后,除了少量的人要去縣城挖水渠,大家基本上沒啥體力活動。
每天都要開始吃稀的。
而且是很少加油的那種,連菜基本上都不再炒了。
一個是節(jié)省糧食。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要過年了,這幾個月基本上會減少油和糧食支出。
節(jié)省下來的東西,等過年的時候過個好年。
現(xiàn)在挖這個水渠和池塘少則大半個月,多則一個多月。
這都是要干體力活的,肯定要吃干的,不然哪里干的動這么長時間的體力活。
這糧食又是一個問題。
趙保山拍拍屁股走人。
把李玄風給急的不行了。
這牲口得驢瘟,不是隨便說說,弄不好今年全都不愁肉吃了。
而且連老底都要賠光了。
“老爺子,要不要幫忙?。 ?
老頭正在那里配藥。
有很多的其他藥材,都是小家伙們在挖草藥的時候順便挖回來的。
李玄風看了看這些藥材。
又看了看外面的牲口,一陣的著急。
“那你先試一試抓一副藥,稱一下。我去給牲口檢查一下。剛剛只是看了幾只有驢瘟的。其他的還沒仔細看呢?!?
說完,便拿起筆紙寫了起來。
筆和紙都是趙保山提供的,為了讓他能更好的為人民服務。
沒過一會,老頭寫好,便將東西交給了他。
“一定要稱好了,不能多,也不能少了。你稱好,喊我一下,我一會來看看?!?
周小川聞輕哦一聲。
李玄風帶著焦急,跑去驢子那邊。
一邊檢查,一邊往窯洞里看。
周小川看一下,這個窯洞里也有一個架子,上面擺放這不少木頭的抽屜。
就像電視里那些藥房里抓藥那種。
只不過這個木頭盒子都是新做的,盒子都比較小,而且數(shù)量比較少。
總共只有三十多種。
藥方上有十六種藥材。
從最少的一錢,到最多的三兩。
也沒有去拿稱,對著上面的藥材便開始抓了起來,抓好以后放在了紙上。
分類擺放好。
前后也就三五分鐘的時間。
“老爺子,好了。下面怎么弄啊?”
李玄風一頭驢子還沒看好,便聽到周小川的話。
隨后愣了一下,便趕忙放下驢子跑了進來,隨后一臉狐疑的看著他,“這么快嗎?這多了少了可都不行啊。”
要知道幾錢這么小的誤差,都是需要反復拿藥,去藥,才能弄的精準。
說完以后,他心里已經(jīng)有點失望了。
做事情這么毛躁,怎么學中醫(yī)。
隨手抓起一種藥材,然后驚訝了一下。
這么多年的老師傅了,幾十年深入骨子里的習慣,抓藥已經(jīng)是最基礎(chǔ)的事情了。
他知道分量應該差不多。
隨手拿起稱來便開始復稱了一下。
果然,分量剛剛好,一點不差。
弄第二種,又是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