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淡定從容的打賞?。?
臘月的天入了夜以后,白天陽光照射留下的那點暖氣早已經(jīng)被寒風(fēng)吹的不知影蹤。李璟披著一身冰冷的鐵甲,站在村墻上,張嘴向手上哈了兩團冒著白色的熱氣,然后不急不緩的取過弓弦給角弓上弦。
村墻上,松油脂的火把正嗶嗶波波的燃燒著,一支支的火把插滿村墻之上,將村口照耀的如同白晝。林威則是北村頭的指揮,正大聲指派著左一都的士兵們上弓弦,備羽箭。幸好李璟一直要求手下的兵不論到哪,都得帶著武器。今日左一都的部下前來給李璟拜壽,卻也并沒有忘記帶上橫刀、長矛、弓箭。雖然剛剛眾人都喝了不少的酒,可此時都用冷水潑了面,神情認真的按著林威的指示踩著梯子登上村墻的各處緊要位置。
林武則和王重兩人分帶了一隊人馬及兩百余他們的兄弟親族去守東門,好在左一都的那些人今天帶了差不多六百的青壯前來,雖然這些人沒有兵器,但臨時拿著扁擔(dān),木桿、木槍,卻也頗有聲勢。另外李璟將那些官紳們的護衛(wèi)家丁也都臨時借調(diào)了過來,帶了腰刀的都派上了村墻,只帶了棍棒的也都分派在了村墻下面,做為預(yù)備隊。
另外李璟第一時間讓赤山鎮(zhèn)崔德成派了六個人分成三拔騎馬趕回赤山鎮(zhèn)搬援兵,就連其它的村民和婦女李璟也都動員了起來,在村墻下燒水的燒水,燒油的燒油,并且搬運一些石頭和木頭過來,做好全力準備。
今日一日三驚,開頭兩次雖然受了點驚嚇,可后來都證實來的都是拜壽的賓客??墒沁@一回,再不會虛驚了。
李璟和崔鎮(zhèn)將還有宋希十將以及縣令皇甫正都站上了村墻上面,夜幕之下,就在王李村的前方,一條火龍正蜿蜒著直撲而來。那無數(shù)的火把,在曠野里顯得更加的清晰,仿若是天上的無數(shù)星辰倒映在了黑夜的曠野里。
很快,那無數(shù)的火把就已經(jīng)到了村前百來步。借著火光,李璟等人清晰的看到了這支不請自來的隊伍的面目。只見人數(shù)竟有上千之眾,在王李村的北村頭排成了一片人海。那片火把之下,李璟清楚的看到來的有老人也有小孩子,更多的是穿的破破爛爛五花八門,面色饑瘦的青壯男女。
這些人都是地道的流民饑民,除了面上的麻木和饑餓的目光之外,并沒有什么讓人感到威脅的地方。但是在這些人的兩側(cè),則是有著三四十騎著戰(zhàn)馬、駑馬、甚至騎著騾子驢子的漢子。這些人明顯就是先前來回報的人說的盜匪,他們手上都拿著五花八門的兵器,有的拿橫刀,有的拿著長槍,還有的拿長矛,甚至有的拿的是長棍,只有少數(shù)幾個還背著弓箭。
除了這幾十個明顯是賊匪主力的騎馬騎驢的‘騎士’外,在那片密集的流民的后面,還有大約百多個拿著刀槍棍棒的步兵。這些人,不似那些‘騎兵’那樣的清一色青壯,而是以老幼為主,甚至還有頭發(fā)花白,以及不過馬高的少年。除了手中的武器,這些人根本沒有披甲的,甚至連盾牌都沒有看到一面。
步行的賊匪拿著武器在后面不斷的發(fā)出各種怪叫,揮舞著兵器將那些饑民不斷的往王李村靠近。而那些騎馬、騎驢的賊匪則只在兩側(cè)往來奔馳,禁止有人逃跑。那些饑民此時也看到了王李村高高的村墻,還有那一排排的火把光照耀下,墻上的一排守兵,甚至看到有幾個還穿著明亮的鎧甲和官服。望著那耀眼的兵戈,很多流民都開始哭喊著不肯前進。
他們本都是文登縣內(nèi)各處的饑民,這幾天聽說了王李村的一人當(dāng)上了將軍,回村來要為母親辦大壽。還聽說這個將軍十分的慷慨,說那****回家路上見到許多饑民,便都拿了糧食分與眾人,最后還都收留下來。早餓的快半死的饑民聞得這個消息,便從四面八方的向王李村趕來。
只是他們怎么也沒有想到,早在幾天前,赤山附近的石子溝就來了一伙盜匪,人數(shù)多達一百余人。這些盜匪都是文登縣沿海一帶的山賊,他們也聽說了李璟富貴回鄉(xiāng),帶回村的貨物就足有二十大車,還聽說這幾天,王李村是天天吃肉喝酒。這些山賊忍耐不住誘惑,便邀集了邊上好幾個寨子準備一起聯(lián)手做這筆買賣,把王李村給搶了。
五個寨子聯(lián)手,湊了一百五十號人馬,便悄悄撲向赤山。等到了石子溝時,剛好又聽到文登縣的官紳都準備去給李母拜壽,正籌備禮物。那為首的賊匪一聽這消息,便干脆暫時躲在了石子溝中,想要等李母大壽那天將所有人一網(wǎng)打盡。后有盜匪提出王李村離赤山鎮(zhèn)太近,怕一時拿不下王李村,反而被赤山鎮(zhèn)的兵馬咬住。便有一盜匪獻計,說有許多流民也聽到消息正向赤山而去。提出把那些前來的流民都圍住,然后到時裹挾著一起去打王李村,用這些流民做炮灰。幾天下來,盜匪們居然裹挾了足足近千號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