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分店,不參與調查農悅可?!?
    郭亮摸了摸腦門上零星的頭發(fā),將手機屏幕推向了身旁的邵永安。
    “邵老弟,你看第七分店那邊,這是啥情況?”
    邵永安接過手機,推了推臉上厚厚的鏡片,吸了一下鼻子,鼻音很重地說道:
    “聽聞這位季店長時常做些出人意料的事,估計他們是有什么其他方向吧?!?
    郭亮往街里站了站,一只手捂著在風中凌亂的頭發(fā),嘟囔著:
    “會不會是咱們找人行動,有什么意外啊……”
    “放心郭哥,咱們只是做一個走訪調查,出現(xiàn)意外的幾率不大。
    更何況,現(xiàn)在任務還沒開始,就算遇到鬼物也能用罪物抵擋一番?!?
    從這一系列對話,不難看出這位邵永安,要比郭亮的思考能力強上不少,且具備了一定的任務經驗。
    邵永安、郭亮,均來自第六分店。
    郭亮僅有一次普通任務經驗,算是半個新人行列,自身也沒有罪物可用。
    邵永安,雖然參與過四次任務,但總體表現(xiàn)并不出眾。
    他在第六分店屬于中規(guī)中矩,不被人所重視的那一類人,而這也與他的性格有關。
    默默無聞,習慣中游。
    邵、郭二人年紀都在三十歲以上,所以做事風格都很沉穩(wěn),也算得上一對尚佳組合。
    沿著這條街走到了盡頭,出現(xiàn)了一個狹窄的胡同口。
    胡同的里端一片漆黑,連路燈到那里都熄滅,看起來有一個龐大的陰影佇立著,透著古怪和陰森。
    邵永安在街口左右看了一眼,確定路線沒錯,拍了拍一旁發(fā)愣的郭亮,率先走入。
    郭亮在猶豫了幾秒鐘后,也一咬牙跟了進去,并迅速消失在陰影里。
    “陽庫路371號,2單元202……”
    這是一棟很破舊的單元樓,孤零零地建在商業(yè)街的巷子里,屬于是城鎮(zhèn)建設中的漏網之魚。
    在如今的山明市區(qū)里,已經很少見到這種建筑。
    看樣子,他們要找的人生活條件不是太好,但也住在這里有一定的年頭了。
    在風中晃晃悠悠的單元門,門把手也已經壞了,用一根破膠皮掛著充當把手。
    邵永安看著搖晃的門板,有些傷風地打了個噴嚏,沉聲說道:
    “鄧小姐單人去搜查另外12個被排除掉的人選,查漏補缺。
    把剩下五個嫌疑最大的農悅可,交給咱們五個人負責。
    經過藍羽的打探,這五位農悅可的家中,最近都或大或小發(fā)生了些怪事。
    郭哥,咱們要面對的這一個,說是患有某種精神疾病,到時候要小心應對?!?
    郭亮聞,借著聲控燈的光源,將手頭資料翻到了第一頁。
    在該張a4紙上,“事件標注”上是這樣描述:
    “農悅可,男,42歲,務工人員,家中戶主。
    2015年11月4日晚,從工廠夜班歸來后,神志開始不清,時而暴躁,時而憂郁。
    經過醫(yī)學診斷,疑似應激性精神障礙。
    自12月1日開始,伴隨有自殺傾向,病情日益嚴重。”
    郭亮反復閱讀著這段文字,咬了咬嘴邊的死皮,憨憨問道:
    “這…精神病也算靈異事件了?”
    邵永安從背包里拿出了一個瓶裝噴霧器,藏進了袖子里,搖頭道:
    “管他是鬼上身還是精神病,等咱們進去后,用偵測性罪物試一試就知道了。
    只要他的附近沒有鬼,那就不是咱們要找的人?!?
    鎖定農悅可特定對象的方法,就是用偵測性罪物,來進行靈異探查。
    這也是藍羽提供的方法。
    畢竟像這種重大線索人物,尤其是在任務中具備關鍵作用的人,通常會與靈異相關。
    所以這種排查方法,最有快捷有效。
    二人,沒有在門口糾結太久,就這樣拉開了單元門上了樓。
    咚咚咚……咚咚咚……
    狹窄逼仄的樓道里,202房門上裹著一層厚厚的塑料布,讓敲門聲變得無比沉悶和壓抑。
    可無論怎么敲,始終無人應答。
>t;
    門上塑料布的灰塵,搞得樓道里烏煙瘴氣,讓人極為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