囡囡十一歲進省隊,十五歲那年,在全國少年組比賽中,她再次奪金。
這一次奪金,在她職業(yè)生涯中,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囡囡憑借著這個成績進入了國家隊。
陌生的環(huán)境,陌生的隊友,讓囡囡有些不適應,但很快地,共同喜歡的小白球讓她們熟悉了起來。
囡囡這些小隊員,在二隊,是儲備力量,在地方她們是天才,到了這里才知道,個個都是天才。
被選拔上來的,哪一個不是能力出眾?
那就沉下心來,多練習。
先從給大姐姐當陪練開始,囡囡堅信是金子總會發(fā)光的。
除了一次在青年賽事上身兼三項得三冠之外,囡囡大部分時間是沉寂的。
這一沉寂就是四年。
前面的老隊員太優(yōu)秀了,你只有靠實力把她們打下去,小隊員才能升上來。
十九歲,囡囡才第一次有了參加國際大賽的資格,作為五號位,她在雙打比賽中和隊友搭檔,得了冠軍。
二十歲,她又沉寂了一年,因為她輸過兩次削球手,教練斷她能力差,培養(yǎng)價值不高,坐了一年的冷板凳,一年沒安排一場賽事。
秦時和巧慧一起去看望囡囡。
四個孩子,只有囡囡一個不在身邊,所以也最掛念她。
囡囡有了退役的念頭。
教練那句培養(yǎng)價值不高,對囡囡的打擊挺大的,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不上場,已經(jīng)把囡囡的志氣打沒了。
巧慧握著囡囡的手,娘倆促膝長談,“本來我和你爸就不強求你們多優(yōu)秀多優(yōu)秀,盡力就好。全省全國比賽冠軍你都拿過,也沒有多少人拿到過這個成績,你已經(jīng)很優(yōu)秀了。”
如果滿足于現(xiàn)狀,囡囡確實很優(yōu)秀了。
要說遺憾,還是有的。
囡囡遺憾自己沒有一次站在國際大賽單打的球臺兩側(cè),沒有靠自己讓國旗升起過一次。
囡囡到底沒有選擇退役,她又堅持了一年。
這一年她迎來了機遇。
國際組織修改了球拍規(guī)則,屢創(chuàng)佳績的老隊員都多多少少受到了影響,成績不佳,教練組被迫起用了五號主力囡囡。
囡囡一路過關斬將,最終擊敗外國選手,奪得公開賽冠軍。
這算是她進國家隊得到的第一枚單打冠軍,但還是有遺憾的,那就是公開賽不升國旗。
接下來的兩年,囡囡在公開賽上大顯神威,連拿了很多個冠軍,被球迷嘲諷為公開賽女王。
有的極端球迷甚至堵著她罵,囡囡說不在意是假的,她也想為國爭光,可惜國際大賽上她還是沒有上場機會的。
二十三歲那年,西歐國家的一個球員橫空出世,連續(xù)打敗幾位主力球員問鼎冠軍。
這人就是迪斯科拉。
迪斯科拉是特殊打法,落點刁鉆,讓人防不勝防。尤其她的發(fā)球,已經(jīng)達到了讓人生寒的地步,曾經(jīng)有一場球吃十多個發(fā)球的記錄。
而此后的一年,迪斯科拉的積分也從查無此人,一路飆升到世排第二,可謂是來勢洶洶。
幾個球員因為她的出現(xiàn),黯然退役。
機會就降臨到囡囡身上。
第二年的公開賽,迪斯科拉又連勝囡囡的兩個隊友,闖到了囡囡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