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是秦遠山父子作的,三爺爺也無話可說。
從秦遠山的角度來說,他也沒有錯,為己,人都是自私的。
秦時望著窗外漸暗的天色,又說起了另一件事,“姥姥她老人家,一直記掛著我媽,想著她生前受的委屈,如今更是擔心她的墳塋不得安寧。
我們打算等清明之時,將我媽的墳遷到一個清靜之地,讓她能安息。”
春蘭子的身份尷尬,嚴格來說她不算秦家媳婦,生的又不是秦家的孩子,無法享用秦家的香火。
三爺爺活著,有他壓著,秦家后人不敢對逝者大不敬;有一天三爺爺不在了,就難說了。
“遷走也好,我贊成?!?
“是這樣的三爺爺,現(xiàn)在不讓搞封建迷信,我還是想選個比較吉利的日子,清明前后,就拜托您了?!?
以前看風水的,只要給瓶酒,或者給點錢,他們還是會偷偷摸摸干的。
“行,我?guī)湍??!?
秦時還要上山,交代完事情,他就要走了。
“我跟你一起去?!?
“天馬上就黑了,三爺爺,你就別去了,路又不好走?!?
三奶奶也勸道:“好天好道都走不了,等會天黑了,磕著了碰著了還得給秦時添麻煩?!?
三爺爺只能作罷。
“秦時,晚上來吃飯,做好了等你?!?
“好?!?
秦時經過秦遠山家門口的時候,看見門沒鎖,看樣子是從寡婦家回來了。
自從知道自己不是秦遠山親生的,秦時對這個人的感情淡了很多,要求也少了,甚至于沒要求,他就是再婚一百次,也和自己沒有關系了。
秦時進屋,拿了祭奠要用的東西,就奔著秦氏家族的墓地而去。
墓地在半山腰上,是一個龐大的家族墓地,從上往下,從后往前,分別是長輩小輩,一個輩分一個輩分很有秩序。
奶奶的墓地是單獨的,因為她是繼妻,爺爺去世的早,是和他的亡妻合葬的。
秦時親媽春蘭子的墓,在秦奶奶的斜前方,經過了一春一秋一枯榮,墳墓上長了很多的雜草。
秦時把東西放下,先把墳墓上的草清除干凈,又去把奶奶墳墓上的草清了清。
奶奶墳墓上的草要少多了。
回來,秦時就把蘋果點心都擺上,祭奠。
“媽,我來看你了,兒子不孝,不能經?;貋恚悴灰治?。
以前的事我都知道了,知道你受了多少委屈,知道你以前過的是什么樣的日子,你在的時候,兒子沒能力,不懂事;兒子現(xiàn)在有能力了,可惜你走的太早,我不能孝敬你一點……
我現(xiàn)在過的很好,我娶了我想娶的,也有自己的孩子了,我馬上就是兩個孩子的爸爸了,我一定會好好對她們,疼她們,我過的苦日子,絕對不會讓他們再吃一遍。
我找到了姥姥,我們不住在一起,現(xiàn)在還不能住在一起,有時候會見面,她想來看你,是我沒讓。
姥姥說給你換個地方,離她近一些,她看你也方便,反正這里除了奶奶,也沒有值得你掛念的人,明年清明節(jié)我就帶你走……”
秦時說了很多話,還是覺得自己沒表達出來千分之一。
秦時又去奶奶墳前祭奠了,對這個不是親奶奶又勝似親奶奶的人,他的愧疚更多了。
秦時之所以放過秦牧,與其說他給了秦遠山面子,不如說他給了奶奶一個交代,秦牧是老人唯一的兒子生的唯一的孫子。
秦牧再惡劣,秦時也想給奶奶這一脈留個后。
暮色西沉,秦時守著紙錢燒盡,才下了山。
回到家,已經是掌燈時分了。
秦時收拾了自己的包,把門鎖上,準備去三爺爺家,吃完飯再去前莊借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