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和三皇子沒想到幸福來得這么快,很多搖擺不定的官員們突然都來搶著示好,甚至還表明態(tài)度投入他們的門下。
如此一來兩人的勢力急劇擴張。
經(jīng)過交談才明白過的原因,原來這些官員都知道皇上開始重視他們,已經(jīng)對李燁產(chǎn)生了戒備。
認為太子跟三皇子兩個人奪冠的機會更大一些。
但不管是什么原因只要是真心向他們投靠就是好事。
利用這些人擴大勢力,才有更大的奪嫡機會。
有了這些官員的加入和支持,籌備糧餉也變得更加順利。
無論是要兵器鎧甲還是要糧草甚至糧餉都一路開綠燈。
沒有一個官員敢阻攔。
這讓三皇子和太子有了更強的信心。
但依然還有一些人繼續(xù)支持李燁。
雖然李燁并沒有接受他們的示好,更沒有私下里結(jié)交群臣。
反而讓這些官員更加放心起來。
因為皇上嚴厲禁止皇子私下的結(jié)交大臣,防止結(jié)黨營私。
畢竟一旦皇子拉攏了所有的大臣,就會把他這個皇帝架空。
就算是強行奪權(quán)他也無可奈何。
因此這些官員認為李燁的做法反而是最正確的。
不私下結(jié)交大臣,只是一味地為朝廷做事。
他的所作所為肯定會落在皇上的眼里,必定被皇上所喜愛。
至于很多人都傳皇上害怕李燁勢力做大影響皇位。
所以才給太子和三皇子兵權(quán),在他們看來純粹是胡說八道。
因為李燁表現(xiàn)的太出色,兩名皇子無所事事這樣一比較,顯得兩個人實在太廢物。
因此把三皇子也派到邊關是為了歷練他,不至于頹廢下去。
要不是太子身份過于特殊恐怕這次也會把他派出去領軍。
這些人看得十分透徹,他們看中李燁并不是為了榮華富貴,而是覺得李燁是最適合繼承皇位的人。
才會全力的輔佐他。
說白了還是為了朝廷做事,他們依然還是效忠于皇上。
根本不在乎李燁被所謂的打壓。
倘若皇上真的要打壓李燁,這些大臣也會立刻上奏折請皇上收回成命。
同樣那些官員的表現(xiàn)也落在了李玄天的眼里。
居然一窩蜂的向太子和三皇子示好,讓李玄天十分生氣。
把這些官員的名字全部都記錄下來,以后提拔全部都沒他們的份。
這些大臣之所以還留著是因為需要他們處理政事。
等有了更出色的人選,再找理由把這些官員革職查辦。
這些官員做夢也想不到他們一舉一動全都在皇上的眼里。
尤其是搖擺不定的做法更是被皇上所不齒。
失去了身為臣子的底線。
三皇子意氣風發(fā),率領一萬精兵前往邊關。
到了邊關之后他就會接管防務,成為嘉陵關的最高將領。
想到自己夢寐以求的事情終于可以實現(xiàn),三皇子心情無比澎湃。
甚至把嘉陵關當成了自己的據(jù)點,此次出去一定要培養(yǎng)自己的心腹。
等到了奪嫡的關鍵時候,甚至可以發(fā)兵強行奪取皇位。
三皇子和太子第一時間聯(lián)絡了世無雙。
告訴他自己的計劃。
世無雙聽完消息之后同樣欣喜萬分。
這些天他被打擊的夠嗆,整個人都沒有精神。
原本以為再也找不到對付李燁的辦法。
萬萬沒有想到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