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傍晚的“尚書高府”果然是高朋滿座勝友如云——真是“高朋”,個個都是勛貴,人人與國同休,這還能不“高”嗎?
高務實花廳一看,好家伙,將近二十位勛貴,從公爺到侯爺,從侯爺到伯爺,凡是今日在京的靖難系勛貴,怕不是全都到齊了。甚至就連除了大朝站在班首之外尋常難得一見的定國公徐文璧都親自來了。
徐文璧是大朝時武將那一列的“班首重臣”,地位超然不群——與他面對面站著的是首輔申時行。
這位國公爺身體一直不太好,但是有一點很神奇,經常生病的人有時候反而活得久,高務實記得歷史上他似乎活到了萬歷三十年以后。
因為多病,徐文璧除了大朝之外很少露面,以前有事和高務實商議也都是派他的長孫徐希臯出面(他的長子死在他前面了),但今天不同,他親自來了。
徐文璧都親自來了,自然意味著今天要談的事情“茲事體大”,靖難系勛貴的老前輩都得出面坐鎮(zhèn)。
高務實一進花廳,笑著作了個四方揖:“勞諸位久等,務實甚是過意不去,萬乞海涵?!?
大明的勛貴地位尊貴毋庸置疑,但那是在平時,此刻在高務實這位北洋海貿同盟的實際盟主面前,勛貴們也不過是小股東見了董事長,哪敢生受這一禮?
連徐文璧在內,所有人都笑著站起身來,拱手向高務實回禮。
徐文璧既然是班首重臣,自然要之事,有沒有徐階推薦根本無關緊要。
如此,他自然不會把這舉薦當成什么恩情,反而還認為徐階這人投機取巧,搞這種小手段世恩他人,為自己造勢,非常瞧不起徐階。
如今申時行這一手也是同樣的道理,如果石星的想法和當時的高拱類似,那申時行這一手就純屬是給實學派“送人頭”——搭上了工部,簡直是給自己樹敵。
以高務實對申時行的了解來看,他不太會搞這種危險舉動。他如果做了,那就說明他和石星之間已經取得了共識,或者至少取得了某種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