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宗門低輩弟子群里,開始流傳著這樣的消息。
﹁知道李珣嗎?﹂
﹁你是說那個剛上山的小王爺?﹂
﹁就是他!他最近走火入魔了!﹂
﹁走火入魔?那么嚴重?﹂
﹁別想岔了,我是說他現(xiàn)在修煉的樣子,彷佛是走火入魔一般!那模樣,嘖嘖……簡直就是自虐?。ˇ?
﹁怎么會這樣?他不是還不到開山的時候嗎?﹂
﹁是啊!不過,靈機說,是清虛仙師說了他幾句,好象很嚴厲似的,被嚇了這么一回,他就成了這模樣!﹂
﹁但他這樣子也太……認真了吧!﹂
﹁認真?是瘋了才對!李珣這人我也是見過,本來就和和氣氣的一個小鬼,怎么成了這樣呢?清虛仙師也真是的,他老人家說完了就去閉關(guān),害得人家在這兒自殘……啊呀,那不是李珣嗎?﹂
李珣氣喘吁吁地提兩個鐵桶,從山道上跑過,這是他今天第五次往返了,山上居所盛水的大缸早就滿了,可是他也沒停下,隨手把水一潑,就再次下山。
山上的人本來就不多,就算路上偶爾碰到了,他也不在乎,雖然招呼照打,卻視旁人古怪的目光如無物。
這也是,命都要保不住了,還差這一點兒嗎?
而他打水的地方也變了,比原來的路程要遠得多,形勢上也險了數(shù)倍。他就是用這種殘酷的方法打熬身體,磨練意志。
即使他知道,這種手段沒有任何意義,但在遭受絕大打擊后,他只能用這種近乎自虐的方式,保持外表的平靜,壓抑內(nèi)心的絕望。
雖然絕望,可他并沒有放棄。背地里,他還透過山上的一切關(guān)系,收集關(guān)于靈犀訣的信息。
只剩一年的時間了,盡管希望渺茫,但這一根救命的稻草,他也要死死抓住。
然而,他的交往階層,最高也不過是剛進門的單智。
與單智交往時,態(tài)度不能太過高傲,也不能卑躬屈膝,這中間的拿捏讓他相當(dāng)難受。
李珣并不喜歡和單智接觸??善詮奶哆呉晃钪?,單智便喜歡到他這來,吹一吹每日的見聞,炫耀一下新學(xué)的功法。
偶爾李珣問起靈犀訣的事,他卻說得顛三倒四,且又強撐門面,翻來覆去,倒也沒什么有價值的信息。
李珣心中煩悶,甚至已將單智視作洪水猛獸,卻又不能翻臉,入夜時分,倒成了一日中,比苦行修煉還難熬的時刻。
日子就這么一天天的過去。倏忽間,又過了兩個月的時光。
李珣在過去幾十天來,竟然又長了半寸多,身體更是堅韌不少,提著裝滿水的鐵桶上下山道,如履平地,卻仍是白面小生的模樣,這大概就是內(nèi)修的妙處了。
因年齡已到,靈機最近幾日已進行﹁開山﹂的準備了??赡苁菬o憂無慮的日子馬上就要結(jié)束,更可能的是可憐李珣的遭遇,靈機變得更為善談,每天晚上總要扯著李珣聊到半夜。
這一天,李珣剛洗漱完畢,拖著疲累的身子才上榻躺下,靈機便一躍而上,在他身邊嘆起氣來。
李珣翻過身去,正想裝睡逃開,靈機卻已大發(fā)感慨:﹁珣師弟,看你這般修煉,究竟是如何撐下來的?想想再過十幾日,我接著的十年之內(nèi),每日都要像你這般苦痛,連逃跑的心都有了!﹂
﹁難道我又愿意不成?要不你也試試那血魘噬心的滋味?﹂
李珣心中腹誹,面上當(dāng)然不可說出,口中卻是勉勵道:﹁吃苦之事,只是一個習(xí)慣而已。師兄前面幾日或許難過,但日久天長,不也就是那回事了。﹂
他頓了頓,道:﹁何況,以后我便想吃苦,怕也是吃不到了!﹂
靈機沉默半晌,忽又道:﹁難道清虛仙師說的話,就這樣不能更改了?﹂
﹁嗯?﹂李珣聽靈機的語氣,不禁好奇。
靈機緩緩地道:﹁其實,自那日清虛仙師勒令你下山,我便開始留了心……不怕你笑話,但我就覺得你和咱有緣分,總想找個能讓你留下的法子……﹂
﹁……多謝你,靈機師兄!﹂聽到靈機這番話,李珣不禁鼻酸起來。
雖然他的嗓音有些虛虛緲緲的,聽不太真切,但哽咽的尾音卻讓靈機心中一暖,趕忙振作精神道:﹁哪兒的話!咱們師兄弟既然有緣分,就得互幫互助才是正理……欸,我剛才說到哪兒了?
﹁哦,對!說到找法子,就是明彥仙師他說的一件事,跟你有著莫大關(guān)系!﹂
﹁哦?﹂李珣的眸子在黑暗中閃著光,忽明忽暗。
靈機低笑了一聲:﹁那次是孫皖偶然間提到了你,說你多辛苦,明彥仙師就笑說你有蠻勁兒,倒是比我們這些貧家子弟還要蠻,不知能否攀上那個坐忘峰。﹂
﹁坐忘峰?哪有這能耐啊?﹂李珣還是極有自知之明的。
故老相傳,世有人間、通玄、仙界三界。
據(jù)說連霞山坐忘峰,是通玄界通往仙界之處,即所謂的通天四柱之一,其中有絕大奧秘。
所謂的奧秘之類,他們這些小鬼還接觸不到,但坐忘峰之高,他們卻是見識過了。
據(jù)說,便是宗主清溟御劍飛行,往返峰頂,也要一日一夜的工夫!
宗門內(nèi)一些仙師,在峰上都辟有洞府,似乎那里對精進修行有好處。
李珣也動過在那里修煉的念頭,只是低輩弟子的住處距坐忘峰有數(shù)十里山路,來回就要兩三個時辰,因此才按下這想法。
靈機聽聞李珣示弱,嘆道:﹁我想也是。不過,后面的才是重點,明彥仙師說,宗門內(nèi)有個規(guī)矩,如果有低輩弟子能憑借大毅力,徒手攀上峰頂,便能成為掌門的親傳弟子,就是爬上半山腰,也能立入宗門嫡系!﹂
李珣聽到,猛地坐了起來,低叫道:﹁當(dāng)真?﹂
靈機被他的反應(yīng)嚇了一跳,也坐了起來:﹁俺的小王爺,你不會是真想去爬吧?我這么說,可不是為了讓你去送死!我只是想,聽明彥仙師的口風(fēng),咱宗門內(nèi)可能還有一些類似的規(guī)矩。
﹁咱們就再纏著明彥仙師幾次,讓他說些給你參考,也是個辦法呀。至于那坐忘峰……便是一半,也有數(shù)十萬里哪!爬個十年八年的,上面的兇險可會讓你死個一萬次!
﹁明彥仙師還說,這規(guī)矩其實是專門害人來著,自立宗以來,真去嘗試的也不算少,可是能不半途而廢又活著回來的,就只有一位了!﹂
李珣問道:﹁誰?﹂
﹁還能有誰?咱們明心劍宗第三代宗主,業(yè)已飛升的齊仲仙師??!據(jù)說,他花了十七年的工夫,才攀到了峰頂,且在攀峰途中,得了某位仙人的道統(tǒng),博兼數(shù)門法訣,因此功力大進。
﹁嘖嘖,那時候,他老人家可是世所公認的通玄界第一人!咱明心劍宗位列東方第一宗,也是他老人家的功勞……所以諸位仙師,有事沒事都往那里走,大概也是想著沾點仙人余澤吧。﹂
說完,靈機卻發(fā)現(xiàn)李珣眼中閃耀的光芒,他狠抽了自己一個嘴巴,一把扯著了李珣的臂膀:﹁珣師弟,聽師兄一句勸,莫做傻事呀!你是王侯公子,就是做不成神仙,也是享盡榮華富貴。
﹁可你要是真鐵了心的去爬山,那便是九死……不,是十死無生的絕地??!你若有個三長兩短,師兄我是一輩子心里難受哇!﹂
但后面靈機所說的,李珣再也聽不進去了,他有口無心地應(yīng)著,心中已隱約起了一個計較,只是,還需要仔細完備……
接下來的幾天內(nèi),李珣表現(xiàn)得很乖巧。至少,在靈機眼里,他沒有半點想去坐忘峰送死的意思,好象那天晚上僅是一時的沖動而已。
時間久了,靈機也就不再對此事上心,但還經(jīng)常向明彥仙師那兒跑,幫李珣打探各種可能留山的方法。
然而這種日子,也不過是十余日,因為靈機要去開山了,他將搬去離原本住處數(shù)百里山路的﹁萬仙臺﹂,在那里接受至少為期十年的修真筑基。以后他和李珣見面的機會,就幾近于無了。
臨別之前,他抱著李珣,勉強擠出笑容來,說道:﹁希望有機會能在萬仙臺見到你……﹂
李珣露出笑容,這時他不得不承認,眼前這個僅比他大一歲的憨厚孩子,已經(jīng)給他留下夠多的好印象,或許已能夠稱得上友誼了吧……
他響應(yīng)道:﹁若見不到,就等你出了師,再到人間界找我。那時候,或許我已不記得你了,不過你還是要送我仙丹、靈藥,好讓我長命百歲,盡享榮華。﹂
靈機終于忍不住掉下淚來,他幾乎是一步三回頭地離開。離開了他純真卻充滿美好回憶的童年,也暫時離開了這影響他一生的朋友。
看著靈機的背影消失在山道上,李珣抬起頭,看著遠方直插云天的坐忘峰,臉上的笑容漸漸斂去,正色道:﹁現(xiàn)在,只有靠你了!﹂
第二天起,不少弟子們發(fā)現(xiàn),業(yè)已﹁走火入魔﹂的珣師弟,再次改變了他的修煉方法。
他不再一天數(shù)十趟的上下提水,而是拎著兩個大桶,連趕數(shù)十里山路,跑到坐忘峰下,直到傍晚昏黑,才提著水趕回來。
如此消耗的體力,較之以往更為巨大,讓旁人不由得感嘆:﹁不讓李珣去開山,委實是屈才了!﹂
也因為這樣,使李珣在原來的小圈子中,變得不合群了。雖然他的態(tài)度還是一貫的和氣,不過,長時間沒和舊友們玩鬧,見了面也只是打個招呼便罷,與他們的關(guān)系難免也生疏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