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個電視臺而,最紅的通常都是晚間新聞的主播們,可袁朋那時候二十多歲正是意氣風的時候,也是有點血氣方剛的意思。
臺里領(lǐng)導不太正經(jīng)借著臺里聚會的機會想要對一個女同事動手動腳,而那個女同事又剛好是袁朋喜歡的女孩,所以袁朋當時就仗著自己是臺里的紅人直接把領(lǐng)導給打了。
一個是新聞頻道的主播,一個是副臺長,臺長如何取舍當然一目了然。
給了個處分之后袁朋直接被打入冷宮,混的連個掃地大姐都不如,每天被指使干的活都是最重最累的,想重新出頭,沒門,副臺長還有五六年才退休呢。
沒辦法,袁朋托朋友找關(guān)系,花了不少錢給自己調(diào)到了洛城晚報,他想著自己能夠憑借做媒體的豐富經(jīng)驗一定能在晚報這里重新崛起,可他大概小看了圈子的力量。
等他到晚報報到的時候,這里的人已經(jīng)都知道了他袁朋是因為打了領(lǐng)導呆不下去了才來的這里。
這誰還干重用他?
人這一生不怕失敗,失敗了還可以站起來,所謂人生路本就充滿荊棘,生活會把你撕扯的血肉模糊,甚至會把丟下深淵想讓你在里面腐爛生銹,可是這都沒關(guān)系,你還可以重新站起來。
但人生不怕失敗,卻害怕蹉跎。
袁朋在洛城晚報里只能充當一個外拍的記者,干著最苦最累、風吹日曬雪覆蓋的活,卻永遠沒法再進一步。
這樣的生活才最壓抑。
袁朋不甘心,他從來都沒有甘心過,所以他一直在尋找機會。他是中傳畢業(yè)的高材生,玩媒體向來是把好手,他深刻的明白,這個社會在展,也許一個好新聞就能讓他翻身!
所以現(xiàn)在他把目光就放在當下最火的視頻上:騎士之名!
這個騎士,竟然是洛城人!袁朋并不是沒見過世面的人,他在京都上大學那會兒視野還是很開闊的,回到洛城了也沒讓自己落下。
在他看來這個熱炒的事件里,最不可思議的事情就是,主角竟然是洛城人?!
洛城還能出這種人才嗎?
說實話,在第一次看這部視頻的時候袁朋還沒有想太多,他純粹是在觀眾的角度被震撼到了,無關(guān)技巧,技巧他也看不懂,震撼到他的還是結(jié)尾時的那個眼神!
作為中傳的高材生、資深的記者,他最善于捕捉的其實就是那些無處不在的細節(jié)!
他通過那個眼神甚至都能看到那眼神背后,少年內(nèi)心里燃燒著的火焰。
這火焰不燙人,不會把人灼燒,而是會把其他看過這個眼神的人內(nèi)心里的火苗也給引燃起來!
在袁朋的腦海中勾勒出一副宏偉的畫卷,與其說這是一場網(wǎng)絡(luò)上的盛宴,還不如說這是那個少年內(nèi)心里的火,開始星火燎原!
大家關(guān)注他未必就純粹因為他的自行車技術(shù)有多好,而是大家自己心里的火都被點燃了!
這眼神簡直讓袁朋欲罷不能,然而他一遍又一遍的播放視頻卻不是為了看這個眼神,而是他總覺得這身影似乎在哪里見過!(未完待續(xù)。)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