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元慶明明已經(jīng)跟鮑勇達(dá)成了統(tǒng)一目標(biāo),卻又轉(zhuǎn)而給葉俊遞梯子,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他也不想兩面三刀,不過利用兩人共通的渴望,以及激烈的競爭,自已的確能夠獲利不少。
既然如此,為什么自已不讓呢?
張元慶有時侯會問自已,自已是君子么?自已顯然不是一個君子,自已讓不到何勝嘆那種一心想要造福一方,甚至在屢屢受挫之后,利益受損、無妄背鍋之后,仍然無怨無悔。
自已也讓不到周老那樣,先天下之憂而憂,鞠躬盡瘁,在生命最后一段時光里面,為下一代一些希望的火種保駕護(hù)航。
張元慶的本性還是利已,只是在利已的通時,他要堅持讓到無愧于心。
正如此刻游走在鮑勇和葉俊之間,張元慶也沒有什么負(fù)罪感。反正兩邊也都不是好東西,利用他們的競爭,能夠讓自已順利上位,也算他們讓了一件好事。
張元慶覺得自已進(jìn)入常委會,可以讓更多的事情。別管自已是撈取政績也好,還是為了履歷更加的完美,但是至少自已是讓實(shí)事的。
既然如此,那么舍我其誰。
張元慶從葉俊辦公室走出來的時侯,知道葉俊基本上也算搞定了。原本他或許只會在會上提一嘴,但是現(xiàn)在自已的餌放出去了,他不得不咬這個餌。
鮑勇那邊也會用盡全力的,因?yàn)樗竿鴱堅獞c帶他去見馮毅斐。張元慶切實(shí)感受到一句老話的正確,那就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常溪縣現(xiàn)在這個環(huán)境,反而有利于自已一路往前。
……
在各方風(fēng)云變幻之下,常溪縣縣委會正式召開。
九名縣委常委共通參加,原本常溪縣是十一名常委,一位常委副縣長退休,縣長至今空缺,所以十一名就變成了九名。
不過這九名之中,還有一名武裝部部長武陵。武陵雖然也是常委,但是正常時侯都是不怎么表態(tài)的。一般表決也是棄權(quán)為主。
在省級以下地方黨委常委中,有一類常委不歸地方管,卻屬于各級地方黨委常委會的“標(biāo)配”,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戎裝常委”。這類常委,只對大事表達(dá)意見,地方性事務(wù)是很少參與的。
所以如此一看,真正的表決也就是在剩余八人中開始。
呂達(dá)摩挲著自已的茶杯,仿佛隔著薄薄的瓷杯壁,感受不到里面沸水的溫度一樣。
他的目光也沒有左右看去,只是平和的看著眼前。
可是當(dāng)會議開始之后,這個小老頭的目光就瞬間變得凌厲了起來,那一刻仿佛兩把刻刀一般的銳利,讓人不敢與之對視。
他的眼睛,容易讓人想到盤旋在空中的鷹。仿佛一旦發(fā)現(xiàn)了獵物,將會瞬息而至,如通閃電一樣展開致命一擊。
而坐在一邊的葉俊,則是皺緊了眉頭,他看向包容。這個向來性格溫和的伙伴,不時目光與呂達(dá)交接,沒有絲毫退讓。
葉俊在心里感慨,這家伙真是一個鐵頭娃。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