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知晏和洪老商量了足足三天,才敲定了橋的結(jié)構(gòu)和各種細(xì)節(jié)尺寸。十月初三,洪老拿著一張單子來找葉采蘋:通過計算,這道橋全長11丈(約37米)用以上的材料,預(yù)算3250兩。葉采蘋驚道:我原以為要上萬兩呢!洪老笑道:不用。算上工匠們的工錢,也不過再加三四百兩。哦,老夫獨占300兩。葉采蘋噗嗤一笑:這是應(yīng)該的。這用的都是最好的材料吧可不能給我省錢哦。放心,都是最好的。保管百年不倒。不知這橋要建多久明年開春應(yīng)該差不多了。建橋不是蓋房子,難多了。葉采蘋道:那從今天起,洪老就住在我家吧。對了,還有工匠們呢前幾天因為要商量圖紙,洪老都住在沈知晏家。洪老道:老夫有自己的工匠隊,有二十人。過三四天應(yīng)該到了。也請葉娘子給他們搭幾個茅屋暫住。二十人葉采蘋家可住不下。就算勉強(qiáng)住下了,也太雜了些。好,我這就讓人去。葉采蘋叫來山子,讓他到榕樹頭喊人,出價一天25文,找人來蓋茅房。山子到榕樹頭一叫,便有一群村民響應(yīng)。聽著是為工匠隊蓋茅屋,紛紛表示不要錢,免費干活。幾乎每家每戶都出了一個人,呼啦啦地跑去指定的空地上蓋茅屋。茅屋是暫住的,也不用打地基,村民們?nèi)硕嗔α看?和泥做土坯、搭茅頂,分工合作,不過三五天功夫,就搭了一排能住二三十人的簡單茅屋出來。再放上兩個大通鋪,就完成了。至于吃飯,直接到葉采蘋家吃大鍋飯。十月初五。金花興奮地跑到小燕房中,兩個姑娘關(guān)起門來,開始分賬。金花拿著個賬本:咱們是9月22開業(yè)的。開業(yè)那天,曼曼讓那秦小姐帶了好幾個富家小姐過來,一天就賺了23兩。接下來銷量雖然逐漸下滑,但最后平穩(wěn)在每天二三兩左右。金花繼續(xù)道:上個月9天,扣除所有成本,一共是45兩6錢。小燕笑道:想不到第一個月就回了一半的本錢,若以后每天都能穩(wěn)定在這個數(shù),咱們就能一直賺。金花道:以后還能開分鋪,開到府城。眼下這45兩,咱們留15兩6錢進(jìn)貨和周轉(zhuǎn),其余先分了。兩個姑娘一人分了15兩,心滿意足的。上個月還只經(jīng)營了9天呢!下個月分賬只會更多。小燕想不到自己也有一個月掙這么多錢的一天。只要鋪子平穩(wěn)發(fā)展,以后就不用愁了。小燕。此時,外面響起葉虎芬的敲門聲。小燕連忙走過去開門,笑瞇瞇的:娘,正想找你呢,喏,還你的。說著,把15兩交到葉虎芬手里。葉虎芬一怔,笑得見牙不見眼的:還啥還,我的不就是你的。你收著吧。說著又塞回小燕手中,又拉著她往外走:快快,柳媒婆帶了個小伙來相看。正在你外公家呢。不對不對,先別去,快換身衣服。小燕皺了皺眉:哦……我覺得這身衣服挺好的呀,不用換了。葉虎芬瞅瞅女兒。自從開了繡鋪,女兒就很注重打扮,穿的都是綢衣。她頭上還戴了朵絨花,清秀又俏麗。葉虎芬自豪道:也是,我閨女這么好看。那現(xiàn)在就去。葉虎芬拉著小燕,興沖沖地離開。金花從房里走出來,剛好看到葉老太端著幾根玉米過來:小燕跟虎芬出去了正想問她們吃不吃玉米呢。金花道:說媒婆帶了個小伙來相看。我瞧小燕好像不太想相看……但她為啥不拒絕,還要去葉老太哼笑一聲:或者,不是不想相看,而是眼下不是她想看的那個金花雙眼放光:奶,你知道啥事快告訴我。去去去,我也不太確定,哪能亂說。金花聽著這話,急得抓心撓肺的難受。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