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幾年沒看見子瞻了,二位昆仲怎么會在這里二樓靠窗旁,范寧請?zhí)K氏兄弟坐下。
這十幾年,蘇軾大部分時間都在地方上為官,和范寧交集不多,倒是蘇轍和范寧私交很好,范寧主政東宮時,曾將蘇轍調(diào)入東宮,使蘇轍得到趙頊的賞識。
蘇轍給范寧給兄長斟了茶,對范寧道:我兄長前年因上書天子反對王安石的變法,被貶黜為杭州通判。
蘇軾擺擺手,子由,去杭州出任通判是我主動要求的,也是歐陽相公對我的愛護(hù),談不上貶黜。
蘇軾說完這話,又繼續(xù)喝茶,范寧見蘇軾情緒有點低沉,便笑道:我一直認(rèn)為,去地方任職是一種財富的積累,你只有和最底層的百姓接觸,你才知道他們所思所慮,才知道怎么治理天下,子瞻贊同我的話嗎
蘇軾嘆口氣道:我并非是說去地方任職不好,說實話,在地方為官,替百姓分憂解難,我感覺很滿足,但有的事情令人深感不平。
比如什么事情,子瞻能說說嗎
蘇軾猶豫一下,不知該不該說,旁邊蘇轍道:我來替兄長說吧!當(dāng)初反對青苗法的官員多如過江之鯽,高官更是不計其數(shù),但沒有聽說說因反對變法而被貶黜,唯獨我兄長例外,聽說王安石還特地在天子面前告我兄長的狀,我不知道為什么,他把我們兄弟一直視為眼中釘,恨不得拔之而后快。
范寧喝了口熱茶微微笑道:這是因為你們兄弟名聲太大的緣故吧!尤其子瞻的詩詞,深受文人士子的喜愛,你們反對變法,影響很大,王安石針對你們,說明他很忌憚,或者說,他很忌憚你們背后的人。
蘇氏兄弟對望一眼,蘇軾忍不住問道:我背后的人,這話是什么意思
范寧暗暗搖頭,蘇氏兄弟在政治上還是太稚嫩了,他緩緩道:熙寧元年,你們替父親守孝歸來,司馬光當(dāng)時是不是請你們兄弟赴家宴,第二天還在快報上刊登文章,盛贊你們兄弟孝道,有這件事吧!
蘇轍點點頭,確有此事!
范寧喝了口茶,又慢悠悠道:這件事或許你們自己都沒有意識到它的影響,但王安石看到這篇文章,你們覺得他會怎么想
蘇氏兄弟面面相覷,蘇軾一臉震驚道:他以為我們是司馬光的人
不光他這樣想,幾乎所有看了報紙的人都會這么想。
蘇軾這才恍然大悟,幾年來縈繞在心中的困惑在這一刻才得以解開,蘇軾有些失魂落魄,目光失神地盯著茶盞,
蘇轍問道:我還是不解,為什么一篇文章就會讓產(chǎn)生這么大的聯(lián)想
這句話問得好,一篇文章而已,怎么就證明你們是司馬光的人
范寧似笑非笑道:父母去世,丁憂回鄉(xiāng)是每個官員必須要做的事情,是朝廷的制度,從未見哪個官員回鄉(xiāng)丁憂被公開贊為孝道,而且前一天請你們吃飯,第二天就登報稱贊孝道,明眼人都知道,這篇文章早就準(zhǔn)備好,否則《快報》根本來不及排版,事出反常必為妖,你們覺得呢
蘇軾長長嘆口氣,若不是小范相公的提醒,我至今仍舊懵懂不知。
蘇轍沉默片刻道:難怪恩師這幾年對我們不冷不熱,原來是這個緣故,下午我要去給恩師解釋這件事,我們雖然反對變法,但絕非受人慫恿,更不是什么派系斗爭,我們和司馬光沒有關(guān)系。
你們這次回京,就是來見我岳父吧!
蘇軾點點頭,坦率地對范寧道:子由去年也被貶黜出京,任河南府推官,上個月改任陳州教授,這未免有點欺人太甚,這次進(jìn)京就是想找恩師申訴此事。
范寧知道蘇轍被貶黜與呂惠卿被貶南大陸有關(guān)系,去年呂惠卿被貶為南大陸第一任新齊府知府,王安石痛失左膀右臂,作為報復(fù),王安石便找了一個由頭,將蘇轍貶為河南府推官,這件事歐陽修給范寧說過,只是范寧忙于遼國戰(zhàn)爭,顧不上蘇轍之事。
說起來,蘇轍應(yīng)該是范寧的人,當(dāng)初還是范寧推薦他進(jìn)東宮,現(xiàn)在蘇轍居然出任從八品的陳州教授,著實讓范寧深感震驚。
范寧沉吟一下,對蘇轍道:應(yīng)州知事目前還是楊英兼任,他實在忙不過來,給我說過幾次了,子由就辛苦一下,去擔(dān)起這個重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