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聳的宮墻上,李紀入宮門后,就讓人緊閉宮門。
城墻上,禁衛(wèi)軍們已經(jīng)拿起武器。
李紀的邊上,站著李興。
"七皇叔,護城軍的兵力是我們五倍不止,咱們守不住的。"李紀黑漆漆的眼珠,緊緊地盯著城樓下飛奔而來的士兵看。
李興右手握劍,眉頭緊皺。他現(xiàn)在心情復(fù)雜,雖說想到太后很可能會私心重,但滿腔期待落了個空,到底不舒服。
看著奔來的護城軍,李興過了會,才開口,"守不住也得守,要是許文庸成功了,不僅咱們,就是整個李家宗室都要完蛋。"
這個道理,李紀也知道,"許文庸早有準備,部署又周全,我們需要外援。"
從許府回來的時候,李紀就派人去裴家求助,具體如何,他現(xiàn)在還沒得到回答。以裴闕的能力,就算裴家手中沒有兵權(quán),也能指點一二,說不定就能化解難關(guān)。
"他們攻城了!"李興在邊上大喊一句,拉著李紀往后退了一大步。
城墻下,士兵們爬上云梯,不斷地有人被砸下去,沉悶地撞擊地面,發(fā)出痛苦的呻吟。
宮墻上掛的燈籠,映得地上的血跡妖異,無數(shù)個士兵不斷地攀爬、掉落。
不知是誰喊了一句宮墻失守,李紀被身邊的下屬往第二道宮門里拉。
天邊翻出一片魚肚白,城墻下的進攻有增無減,李紀的一只手受了輕傷,雙方有些僵持住了,但外頭還是沒有增援來。
李興趁這個機會,去了仁政殿回稟。
太后一夜沒睡,她坐在仁政殿里,聽著外頭的喧囂聲,心跳在加速。
李興到的時候,太后立即從座椅上站了起來,"怎么樣,退兵了嗎"
李興搖頭,"太后娘娘,許文庸的人實在是太多了,而且許文庸早有準備,臣等快要堅持不住了。還請您拿個主意,這會要不要撤退"
成國公等人,都不在宮里。能拿主意的,自有太后自個兒。
"你問哀家,哀家如何知曉怎么辦"太后慌得連聲嘆氣,"興兒啊,哀家把身家性命都交到了你手上,你可要幫幫哀家啊。宮墻被許文庸圍住,消息傳出去了,可外邊卻沒有一個回信。興兒,哀家不能撤,若是這會撤了,日后還有什么顏面面對天下人!"
到了這會,太后還是放不下手中的權(quán)力。她還想著權(quán)掌天下,做個高高在上的太后娘娘。
李興聽得心里憋悶,咬著牙道,"老佛爺!眼下誰都不知道支援什么時候到,許文庸要的就是盡快攻城,咱們手里就一個許競才能幫著拖延一點時間,但是沒把握啊。"
李興希望太后能撤退,他到了京都,就表明了他的立場,即使他們成功擊退許文庸,日后京都里也不會有他的一席之地。太后會記著他的野心,忌憚、提防他,甚至算計他。但是在京都嘗試過嶄露頭角的機會后,誰又會甘愿回到窮鄉(xiāng)僻壤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