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銀加不動產(chǎn),合起來是一千兩百五十七萬兩,抵大明三年的稅收(現(xiàn)銀)。
從查抄的家產(chǎn)來看,文官更喜歡古玩字畫和良田,武官更喜歡現(xiàn)銀和店鋪。
也間接的說明,文官的權(quán)利遠大于武官。
如果此刻非要用一句話來形容崇禎的心情,那就是閹黨摔倒,崇禎吃飽。
可惜這么一大筆錢,不可能全部入內(nèi)帑的,戶部太倉庫、太仆寺的常盈庫、工部節(jié)慎庫、光祿寺銀庫、南京銀庫,這些都可能要一筆去。
ps:內(nèi)帑的來源有四,一皇家財產(chǎn),如皇莊、田地,二使節(jié)進貢,三、苛捐雜稅,四、抄家,這也是就是為啥皇帝都喜歡抄家的緣故了。
“李國普、李邦華,你二人定下的魏忠賢附逆余犯的罪名可真實?”
不待兩人回話,崇禎繼續(xù)道:“朕要的是公允,不漏掉一人,也不冤枉一人?!?
新帝登基就殺了這么多大臣,百官會不會認為這個皇帝冷酷無情,誰還敢跟著你干?
后面推行新政就會有阻力,但只要公允,百姓的聲音就能將文武百官的小心思給淹沒了。
他們就算是再大的權(quán)利,也不敢徹底的走到百姓的對立面。
“陛下,定案所需口供、證人證、書證、物證、勘驗筆錄等,皆以在案可查,一些從逆分子,有可疑者,皆判為斬監(jiān)候,日后可交刑部、大理寺、督察院三司復審。”
“陛下,此等大案,臣等不敢有絲毫私心,凡罪皆有定制。”
崇禎從龍椅上站了起來,走到平臺邊緣,盯著群臣:“諸位有沒有想說的?”
大臣們齊齊無語,這些人所犯罪過人證物證口供都齊全了,他們能說什么?
黑的說成白的?勸皇帝仁慈少殺生?敢勸皇帝能把他們一起順帶砍了。
“陛下,臣有話要說!”
孫承宗站了出來,群臣皆是一驚,這位閣老頭這么鐵?
“說!”
“陛下,臣對魏忠賢余犯的罪無異議,但臣對砍頭的地方有些建議,西市口雖然是靠近郊區(qū),但畢竟還是城內(nèi),數(shù)百人砍頭,怨氣太重,恐傷百姓,
臣建議推到德勝門外處決,德勝門走兵車,用將士們的氣血沖刷和鎮(zhèn)壓怨氣?!?
孫承宗說完,群臣和崇禎都懵了。
他們以為孫承宗會勸崇禎少殺,免得有傷圣德,結(jié)果這位爺只是建議換個砍頭的地方。
這種轉(zhuǎn)折簡直是閃了他們的老腰。
“孫愛卿所提甚和朕意?!?
崇禎說完,又看向李邦華和李國普:“兩位愛卿,擇日不如撞日,將判為斬立決余犯全部帶到德勝門外,午時三刻全部砍了?!?
“諸位愛卿,隨朕一起去看看吧?!?
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