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如此,在付出了數(shù)百騎兵傷亡的代價之后,遼軍奇兵終于也沖到了陣地最前沿來,到了木盾的跟前,狠狠的沖撞著宋軍的防線,一個個木盾被騎兵給沖撞開來,后面的木盾兵還沒有來得及扶正木盾進行補防,有的騎兵就已經(jīng)徑直殺入了進來!
宋軍陣地前沿,一片混戰(zhàn),弓弩手、火槍手、長槍兵,紛紛出手,向著遼軍騎兵發(fā)動著反擊,只是,眼前遼軍騎兵兵力雄厚,想要將人家給擊退,也沒有那么容易。
雙方在戰(zhàn)場上陷入了膠著,一隊隊的西軍將士被劉延慶從后方調(diào)到了前面,不斷地支援著最前沿的戰(zhàn)線,一個個士兵倒在了血泊之中,誰也不肯退讓半步。
耶律大石這一次親自出陣,在陣中不斷地指揮著大軍突擊,兇悍的撕扯著西軍的陣線,只是人家四五萬兵力頂在這里,而且是西軍精銳,彪悍異常,想要將西軍擊潰,談何容易。
隨著戰(zhàn)事的推進,耶律大石心頭越來越?jīng)]有底氣,一旦自己師出無功,無法擊潰劉延慶的大軍,接下來可就是自己騎兵的窮途末日了。
十余里之外的山丘之上,晁云手持望遠鏡,不斷地向著遠處眺望著,身旁站立著史文恭與姚平仲,同樣手持望遠鏡,不斷地向著戰(zhàn)場打量著。
姚平仲現(xiàn)在已經(jīng)徹底服氣了,原因無他,聽盧俊義說,小天王晁云不過二十三四歲年紀,比之自己還要年輕幾歲,但是一身武藝,堪稱天下無敵,連盧俊義都自愧不如,更加經(jīng)天緯地之才,天文地理諸子百家,無一不通,無一不曉,乃是未來中原的氣運所歸,必定要問鼎天下的。
姚平仲如何能服氣,豪若是自己連一個后生小子都打不過,拿自己就不在返回西軍,徑直投降小天王,為晁云搬鞍墜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