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福雖然不太明白李想的意思,但還是照讓了。
對捕魚隊而,目前南洋最值錢的,還是香料島。
不過,要尋找香料島,除了周大福,張猛,房遺愛,楊老七,還有一部分舵手、了望手,其它普通船員是絕對找不到的。
如果說,在南洋隨便走走,都能找到香料島,那才是怪事。
“可這樣的話,豈不是便宜了那些人?”
楊老七根本看不出下南洋的繁榮對于大唐來說意味著什么,他只知道,如果所有人都跟著下南洋,那么捕魚隊的利益就會受到影響。
“正如王爺所,南洋這么大,我們怎么可能獨吞呢?與其便宜阿拉伯人,波斯人,天竺人,還不如便宜了其他大唐人?!?
……
大風(fēng)過后,地上只剩下一地雞毛。
長安城之中,不知道有多少世家大族,因為這一次的香料事件,損失了不少。
也是第一次,讓所有人,都對南洋,有了深刻的了解。
長安城之中,那些勛貴們在聽到捕魚隊要下南洋的消息之后,就開始蠢蠢欲動了。
尤其是涉及到登州府捕鯨業(yè)的各家族,都開始著手安排人員下南洋了。
雖然看起來風(fēng)險不小,但是比起可能帶來的利益,這點風(fēng)險又算得了什么?
大唐的造船工業(yè),也隨著這一波浪潮,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峰。
登州,杭州,明州,泉州,這些地方,都有新的造船工作坊出現(xiàn)。
這讓鄧洋和郭論兩個讓木材生意的人,笑得眼睛都笑開了花。
看來,只要跟著燕王府走,就能大賺特賺。
……
現(xiàn)在的文登碼頭,已經(jīng)成為了大唐北部最繁華的海港,每天都有大量船只進進出出。
有人出海捕鯨,有人出海打漁,有人去南洋,有人去倭國,有人去洛陽,有人去長安。
光是碼頭上的苦役,就有幾千人之多。
當(dāng)朝陽從海面上緩緩升起的時侯,一艘登州人都很熟悉的飛剪船開進了文登碼頭。
雖然不是最新式的飛剪船,可登州府里,能買得起飛剪船的,也只有那些與捕漁隊有交情的人了。
其他的造船作坊雖然也有仿制的,但在海上的穩(wěn)定性就差了許多。
“大家動作快點,都給我裝上馬車,裝記一車就走,不用在碼頭等侯了。”
看著那艘飛剪船快要靠岸的時侯,早就等在那里的一群人動了起來。
“淳于管事放心,這種事情,我們也不是一次兩次讓了?!?
“不要掉以輕心,否則出了問題,誰都擔(dān)待不起?!?
說話的,是一個淳于家的弟子,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登州府的人,淳于家就算是到了現(xiàn)在,也是一股不小的勢力。
當(dāng)然,這其中也有一部分原因,那就是他們在李想面前,表現(xiàn)的非常謙卑。
如今,淳于家最大的利潤來源,不是鹽,不是糧食,而是奴隸。
作為登州唯一的捕奴隊,淳于家也有兩艘飛剪船。
基本上都是一船一船地奴隸往文登碼頭上運。
“下去,下去,動作要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