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萬貫?這新建的宮殿,沒有個幾百萬貫是不可能的,五萬貫算什么?”
戴胄由衷的為李想捏了一把汗。
如果李想撐不住,那可就完了。
“新宮的造價,就看你怎么算了。比如水泥和玻璃,都是燕王府自已的作坊出產(chǎn)的,所以,并不需要太多的銀子?!?
“雖然采了不少的砂石,但也不可能值這么多錢。反正戴大人放心,今天我是不會跟你哭窮的!”
李想也意識到了戴胄的擔憂,頓時覺得有些好笑。
戶部一年的收入,是一千萬貫,可其中大部分都是用來給文武百官和王公貴族們發(fā)俸祿,支持軍隊打仗的。
一年下來,能剩下的也不多了。
說句不好聽的,就連捕魚隊都有可能比戶部還要有錢。
“王爺,您這話可就不對了!”
戴胄見李想似乎看出了自已的想法,頓時有些尷尬。
不過,這只是一時的尷尬。
要是自已客氣了,李想真要錢了……
“咦”
李想,戴胄,閻立德三人閑聊,時間過得很快,兩個農夫已經(jīng)將田地里的一小部分翻了出來。
閻立德此時才發(fā)覺,自已面前的這一幕似乎有些不對。
為什么兩個農夫的田地,會有這么大的差別?
難道是自已看錯了?
還是說,這兩個農民的技術差距太大了?
不應該啊,看他們犁地的樣子,好像還挺有經(jīng)驗的。
有李想這位王爺坐鎮(zhèn),誰也不敢偷懶啊。
怎么會有這么大的區(qū)別?
“王爺,這新犁,是不是比以前的更快了?”
閻立德猶豫了一下,還是將自已的疑惑問了出來。
“兩位農夫開墾出來的農田,面積相差了近一半,這……這是不是太離譜了?”
戴胄也察覺到了不對。
之前沒注意,現(xiàn)在一看,果然是天壤之別。
“是啊,這種新型的犁頭,效率更高。另外,兩位大人,你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種新式的犁地,比傳統(tǒng)的犁地要深得多,這其中的好處,我想不用我多說了。”
李想笑了笑,看著戴胄和閻立德還在消化著眼前的驚喜。
剛剛收割完的土地,并不是特別的堅硬,在翻土的時侯,可以看到一片片的黑色,給人一種肥沃的感覺。
渭水之畔的農田,可以說是整個大唐最為富饒的土地。
一名老者正拿著一把造型奇特的犁頭,在田里翻土。
毫無疑問,這人正是工部尚書閻立德。
閻立德比任何人都清楚,這東西對大唐的影響有多大。
雖然迫不及待的想要入宮匯報這個好消息,但閻立德還是脫了鞋,挽起褲腿,開始犁地。
堂堂工部尚書,居然也懂得耕地!
這一幕,著實讓李想有些意外。
按理說,閻家應該是名門望族,從小就錦衣玉衣玉食才對。
“哈哈,很好,很好?!?
閻立德一邊趕著牛,一邊哈哈大笑。
就連額頭上都是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