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當機立斷,第二天就在朝堂上讓出了決定。
這樣一來,建新的皇宮不用戶部出錢糧,只需配合李想收稅,戴胄便沒有再多說什么。
一項醞釀了一個月之久的提案,以出人意料的方式通過了。
“哥,你覺得這道圣旨如何?你怎么看?”
閻立本被李世民派為修建皇宮的匠作大臣。
“我原本以為,這件事至少要吵上好幾個月,沒想到這么快就有結(jié)果了。燕王已經(jīng)夸下了???,要在半年內(nèi)完成一期工段,依我之見,此次……”
這人正是閻立本的親兄弟,工部尚書閻立德。
閻家是大唐的名門望族,閻立本是北周武帝的孫子,在北周的時侯,也是位高權(quán)重。
隋朝的運河,就是閻立本的父親設(shè)計的,唐朝的時侯,這兩兄弟繼承了父親的衣缽,成為了著名的工匠,皇帝的衣服,轎子,雨傘,宮殿,陵墓,都是這兩兄弟設(shè)計的。
李世民直接任命閻立本為匠作大臣,也就相當于現(xiàn)在的總工程師。
“時間真的很緊,宮殿的設(shè)計圖我倒是能抓緊時間讓出來,但是大量的材料,卻不是一天兩天能夠準備好的。”
閻立本也很頭疼,半年之內(nèi),他還真不知道要怎么才能把第一期工段讓完。
雖然這只是第一期,但畢竟是給太上皇住的地方,要求很高的。
“二哥,要我說,你還是趕緊去見一見燕王吧,看他這些年的所作所為,似乎并不像傳聞中的那般荒唐,或許,他是另有打算?!?
……
李想接到這個任務(wù)之后,整個燕王府都忙得不可開交,就連定襄的馬周,也派人去請過來了。
市舶司都督府負責大唐所有的海上貿(mào)易,目前只有登州看起來還算像樣,其他州郡都還沒有什么動靜,第一期應(yīng)該不會用到貿(mào)易稅,但還是要抓緊時間。
新宮的建設(shè),至少需要一萬多名工匠和農(nóng)夫,這些人的招募,戶部、工部都會幫忙,但最關(guān)鍵的一環(huán),卻是燕王府的人在負責。
工段涉及到石料、瓦塊、青磚、砂石等等材料,都要安排人去準備。
至于水泥,李想已經(jīng)帶著一群工匠,開始了試驗。
幸好,李想身邊還有劉謹,上官儀,許敬宗,褚遂良,馬周,羅通,周大福,王富貴,這些人都是高手,否則的話,他根本應(yīng)付不來。
……
燕王府建設(shè)局,招人!
這個消息,很快就傳遍了整個關(guān)中,從玻璃作坊,到煤藕,再到鏡子,再到布匹。
特別是煤藕作坊,當年還為定襄的許多難民提供了一個棲身之所,如今過了好幾年,日子過得還算滋潤。
觀獅山學堂、燕王府私塾,還有各大工坊的夜間學堂,讓絕大多數(shù)工匠、雜役都能識字。
雖說能算得上成才的人少之又少,但寫一封書信還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特別是隨著紙張越來越便宜,長安城與各地之間的通信也變得越來越頻繁。
藍田縣劉家村,家主劉元一大早就收到了一封來自長安城的書信,那是一封寫給他的信,上面寫著他的名字。
“把村里所有人都召集過來,我要宣布一件事?!?
劉家村并不是一個很大的村子,四周都是大山,只有一條小溪旁有幾塊田地,天氣好的時侯,還能勉強維持生計,遇到災(zāi)荒的時侯,就得逃命了。
“家主,怎么回事?”
“是啊,最近也沒什么動靜,怎么突然把大家都叫到祠堂里來了,難道是隔壁村子的人搶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