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州以文登縣和黃縣為中心,淳于風(fēng)是黃縣人,而文登縣又是州府所在,可以說,淳于風(fēng)在這里一手遮天!”
劉謹也記是著急。
“有什么好怕的,這淳于家不過是個地頭蛇罷了,在朝中的勢力也不是很大,他要是識相,我倒是不介意拉他一把,要是不識相的話……哼哼!我有的是辦法整死他!”
聽到李想的話,褚遂良渾身一顫,冷汗直冒。
別看王爺年紀小,可他的手段,卻是自已拍馬都趕不上的。
“王爺,依我看,淳于風(fēng)說的話,也不無道理。想要召集兩百名漁民出海,怕是有些困難?!?
雪晴猶豫了一下,還是開口道:“我從小就生活在江南的海邊,那時侯的漁民,最多也就是在海邊打漁,再遠的地方,就沒人敢去了?!?
李想說道:“這些漁民,都是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只去海邊數(shù)百步的距離,能有什么收獲?”
雪晴:“離近了抓不到魚,但如果離得太遠的話,抓不到魚不說,還會有生命危險。畢竟他們只有小船,和我們的大船沒法比。”
李想:“那他們?yōu)槭裁床宦?lián)合起來,弄一艘更大的船去抓魚?”
雪晴覺得李想問出了一個很愚蠢的問題。
俗話說,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這魚能跟熊掌相提并論,可見這魚有多好吃。
大唐是不是缺魚?
海魚也好,淡水魚也罷,都不缺。
但是沒有合適的捕魚工具,更沒有保鮮的技術(shù),這就導(dǎo)致了魚肉的珍貴和稀少。
江南雖然是水網(wǎng)密布的地方,但普通百姓還是很少能吃到淡水魚的。
“王爺,就算是幾家人一起坐船去更遠的地方,每天打到的魚也不夠大家吃的,所以,還是開著小船,在附近捕點魚比較好?!?
雪晴詫異的看了李想一眼,她實在不敢相信,李想竟然會說出這樣的話來。
從雪晴的反應(yīng)來看,李想也知道,自已可能是誤會了。
“管他呢。這淳于風(fēng)既然不愿意合作,那我們就自已去招攬。護衛(wèi)里有不少懂水的人,只要有一二百個漁夫,就能讓他們出海捕魚?!?
李想花了大價錢,買了好多麻繩,讓手下的人根據(jù)現(xiàn)代漁網(wǎng)的結(jié)構(gòu),用麻繩編織出更多的漁網(wǎng),他可不想因為這點小困難,就放棄這次的捕魚計劃。
劉謹見李想心意已決,便將注意力轉(zhuǎn)移到如何完成任務(wù)上,道:“王爺,招募漁民的事情,包在我身上,只要給足夠的報酬,有的是人!”
“那好吧,你盡快安排,實在不行,我們就去城外偏僻的地方招人,越是窮的地方,膽子就越大。”
……
登州刺史府。
“刺史大人,燕王殿下根本就不會出海,這要是傳出去,豈不是亂了陣腳?”
淳于安是淳于風(fēng)的老部下,性格直爽,說話也比較直接。
“好??!燕王急切地想要解決登州府糧荒的問題,用意雖好,卻也難成大器。臺風(fēng)才過去沒多久,普通漁民都不敢下海了,更別說深入大海了?!?
“就是,就算拼了命,跟他一起出海,又能撈到多少魚?他還真是天真!”
淳于安一生未出登州,所以對登州漁民的情況也算熟悉。正因如此,他才會覺得,李想的提議,根本沒有任何意義。
“登州如此艱難,陛下卻只派了一個什么都不懂的孩子過來,這能解決什么?看來,登州是在劫難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