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無忌這句話說得很有道理。
他很清楚,如果李想在那里把事情鬧大了,絕對會引起軒然大波。
而且,隴右的位置很特殊,以后還要在此地用兵。
要是出了什么事情,會貽誤軍機啊。
于是,他便提議,另擇賢能去調(diào)查,李想則繼續(xù)在邊境巡邏。
“臣附議!”
房玄齡道:“這么大的事情,隴右各衙門都沒有上報朝廷,只能說明兩個問題?!?
“第一,這件事不大,只是抓了幾個人賣掉?!?
“第二,這件事牽扯太大,牽扯到了朝廷重臣,甚至還有一些世家大族?!?
“無論是什么情況,都不適合由燕王出手?!?
“不如讓朝廷另擇賢能,前往隴右,徹查此事。”
杜如晦眉頭一皺,提出了自已的意見。
“臣建議再等等!”
聽到杜如晦的話,眾人都是轉(zhuǎn)頭看去。
“燕王剛到隴右,應該還沒有確鑿的證據(jù)?!?
“這時侯,朝廷又派重臣前往隴右,豈不是打草驚蛇了?”
“正如玄齡所說,如果只是一件小事,以燕王的智慧,不出兩天,就能查到。”
“若是大事,朝廷的反應太大,會不會打草驚蛇?”
“臣覺得還是再等等吧?!?
杜如晦這么一說,倒也合情合理,還補充了長孫無忌的意見。
李世民陷入了沉思。
若說這件事是有人在背后指使,那也只有隴西李氏了。
在信中,李想將自已的猜測告訴了他。
只是李世民并沒有明說罷了。
這些老臣們,都是見多識廣之輩,自然是猜到了什么。
“杜卿的提議更適合,不過,我們也不能就這么干等著。”
對于李想的安危,李世民還是非常關(guān)心的。
李家雖然不會瘋到對一位親王下手,但隴右路途遙遠,萬一出了什么意外,那就不好說了。
一旦到了邊境,那就更加鞭長莫及。
那里戰(zhàn)亂不斷,不給他們點顏色看看,李氏還真以為自已是皇族了。
“朕很想念宋王,不如讓宋王來長安,和朕聊聊?!?
宋王李元嘉,也就是隴右李氏的繼承人。
李世民讓李元嘉來京城,目的不而喻。
那就是拿他讓人質(zhì)。
看來,陛下還是很喜歡燕王的。
大臣們對視一眼,對陛下的這一手贊不絕口。
往隴右派人,反而會引起別人的警覺。
不過,從隴右要人,就不是那么顯眼了。
這一手帝王制衡之法,妙到毫巔。
康縣境內(nèi)。
龐三元不停的在豪華的大廳中踱步。
今天早上,燕王已經(jīng)給了他一個明確的暗示。
不喜歡鄉(xiāng)下的女人。
他喜歡刺激的東西。
胡姬能不能弄到手?
當然可以!
他們在大唐擄掠人口,販賣到西域,然后又將人口販賣到大唐,這是一個非常成熟的產(chǎn)業(yè)鏈。
極受大唐權(quán)貴們歡迎的胡姬,他怎么可能弄不到?
可是……龐三元卻有些猶豫。
跟燕王走得太近,會不會不好?
會不會被人當成叛徒?
可是……
他為李家效力多年,可許諾的好處卻一直沒有兌現(xiàn)。
再說了,他也不缺錢。
他欠缺的,就是地位!
在這個時代,不管你有多少錢,都只是一個身份的陪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