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并不是什么難以回答的問題,在歷史典籍中已經(jīng)有了答案。
高宗李治登基之后,極力壓制世家大族,而且還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即便是李世民,也做不到這一點。
“以宋齊梁陳來說,即便是君王,也要看他們的臉色,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世家勢力過大,對皇權的威脅無疑是巨大的?!?
李想想都沒想,直接回答道。
“那你的意思是,我們應該采取強硬的手段?”
李世民很高興,李想從來沒有讓他失望過。
“不行?!?
李世民愣了一下,但還是點了點頭。
“每一個王朝的建立,都會誕生一群世家大族,如果都用打壓的手段,豈不是要累死累活,而且,還會引起他們的反抗。”
李想輕笑一聲,開口說道。
這句話說得很有道理,世家大族,往往依附于皇權,對皇權有著極大的威脅。
比如洪武年間淮西的勛貴,永樂年間的靖難功臣,明英宗的土木堡之戰(zhàn),文臣徹底壓制了武將,開始了文官的統(tǒng)治。
這就是所謂的世家大族了。
所以,任何一個朝代,皇權和世家之間,都是相互依存的,不可能完全消滅。
“我以為,對于世家,我們可以適當?shù)南魅酢⒋驂?、利用?!?
李世民的眼中閃過一絲興奮的光芒。
“告訴朕,你要怎么削弱,壓制利用?”
李想說出了他的心聲。
他不是不想對世家下手,但是這些世家都是財大氣粗,底蘊深厚。
朝廷里的重臣,地方上的土地,還有整個大唐政治和經(jīng)濟的方方面面,都有他們的影子。
他想要出手,卻又拿不定主意。
就像李想說的那樣,如果用強硬的手段,很可能會引起他們的反抗。
這些世家大族,在各自的地盤上,都是一方霸主,彼此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到時候,朝堂動蕩,叛亂四起,這并非他所愿。
“朝廷選官,多用寒門,而少用世家?!?
李想肅然道:“沒有了權勢,世家就是朝廷的傀儡,就算鬧出什么亂子,也翻不起多大的風浪?!?
“這么說,你大力提倡科舉了?”
李世民微微一笑,龍眉一挑。
李想摸了摸腦袋,臉色微紅,連連點頭。
大唐兩百多年的科舉考試,只選了幾百名官員,實在是太少了。
而這些人之中,又有幾個是寒門子弟?
朝廷大部分權力都掌握在世家手中,這也是他們能夠屹立不倒的關鍵。
李想力推動科舉考試,使大唐的選官制度由恩蔭制度逐漸向科舉制度轉變。
這樣做,一方面是為了給寒門子弟一個崛起的機會。
二是選拔真正的人才。
至于削弱世家實力,則是順手為之。
“打壓世家,就能培養(yǎng)出一股新的力量,為我們所用?!?
李世民微微點頭,這也是他重用房玄齡、杜如晦、魏征等人,培養(yǎng)自己的心腹,慢慢掌握權力的原因。
不過,世家根深蒂固,枝繁葉茂,短時間內(nèi),效果并不是很好。
但李想能想到這一點,卻是讓他有些意外。
李想繼續(xù)說道:“當然,打壓世家,并不是一勞永逸的辦法,兒臣認為,和他們合作,或許能起到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