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安侯夫人提心吊膽地問:“侯爺,咱們該怎么辦?。俊?
齊王不是北齊帝的血脈,萬萬不能再扶持他上位。唯有像皇后所說的那般,將齊王送回封地去,遠離都城這處是非之地,才不會被人揭穿了身世。
壽安侯說:“我親自見娘娘一面,再做定奪
這一封信寥寥數(shù)語,并沒有詳細說明情況。按照他對皇后的了解,絕對不會做出這等糊涂事。至于齊王的身世,或許不像信里說的這般簡單,恐怕還有別的隱情。
壽安侯夫人想到后妃會親制度,生身父母每年可以奉特旨進宮一趟。
雖然她得了恩典,每個月可以入宮一次,但是壽安侯一年只許見皇后一次,還得在拿到陛下給的特旨的情況下。
她問:“您今日進宮?”
壽安侯回:“廣寧公主出嫁之后,我再請旨進宮一趟
至于請奏立太子一事,只能往后緩一緩。
-
另一邊,譽王聽聞北齊帝給趙頤兵權(quán)的消息,手指有節(jié)奏地叩擊圈椅扶手。不知道想起了什么,他提了提唇角。
扶植趙頤在北齊做皇帝,比他想象中的阻礙還要小一些。
他順著趙頤來北齊之后的成長軌跡來看,必定有人在暗中幫扶趙頤,并且這個人在北齊的地位不低。
北齊帝忌憚趙頤,害怕趙頤一心向著大周,而背叛了北齊,又怎么會重用趙頤呢?
事實上,趙頤掌管禮部,接管了齊王的職責,還握有衛(wèi)所的調(diào)兵符。
北齊帝生性多疑,滿朝文武,誰有這個本事能夠讓他將權(quán)柄交給趙頤?
除了帝師之外,再也找不出第二個人。
想到這里,譽王露出一抹意味不明的笑容。
如果扶植趙頤的人是帝師,那么在這北齊,還有哪位皇子能和趙頤爭鋒?
這時,下屬說:“殿下,廣陵王預(yù)備在護國公主生辰那一日,親自去嶺妃園寢祭奠護國公主
譽王微微蹙眉,清明節(jié)不見趙頤請命去祭拜儀貞公主,偏偏等到儀貞公主生辰那一日。而那一日,恰好離他迎接廣寧公主回大周,只差了兩三日。
他首覺此事并不簡單。
譽王朝下屬勾一勾手指:“皇姑母生辰那一日,你們暗中盯著廣陵王。他若是趁機去盜取遺骸,你們出面去幫忙
最后半句話充滿了深意,下屬卻瞬間領(lǐng)會了過來,連忙應(yīng)下聲,準備退下去。
“慢著譽王問:“齊王那邊的消息查得如何了?”
下屬回稟:“有了一點眉目,還在繼續(xù)深查
譽王擺一擺手,示意下屬退下。
-
趙頤手里掌握衛(wèi)所調(diào)兵符,格外引人注目,各方勢力安排人在暗中盯梢他。
趙頤敏銳地覺察到都城的氛圍緊繃,隱隱覺得有一種山雨欲來之勢。
各方勢力,全都按兵不動,似乎在等待一個契機。
而這一個契機,很快便到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