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衡從蒲團上起身,急匆匆往外走,親自迎了出去:“快快快迎進(jìn)來,好茶好飯招待著......”
彥國邊境。
寧國和大宇國的屯兵調(diào)轉(zhuǎn)方向,放棄天啟這塊肥肉,轉(zhuǎn)而咬住彥國不撒嘴。
彥國邊城“臺壩縣城”麻煩不斷,今日寧國商人在臺壩縣城失蹤,寧國向彥國討要說法。
明日,大宇國百姓在臺壩被殺,大宇國索要賠償。
百姓不明所以,被朝廷局勢牽著鼻子走,幾國民眾都因為自己國家的利益,與他國往來之人大打出手。
剛開始只有局部矛盾,漸漸變成百姓混戰(zhàn),三國你來我往,三天兩頭打一架。
局勢愈演愈烈,大宇國屯兵百萬,寧國不甘示弱。
彥國迫于無奈,不停向邊境派兵,幾座礦山駐軍百萬之眾。
三國戰(zhàn)事一觸即發(fā)。
單天麟派出去偷采礦產(chǎn)的人全部收回,天啟按兵不動,沒有任何動靜。
然而,在大家看不見的地下,十幾萬將士三班輪換,早已挖進(jìn)彥國礦山。
三國分析一番后,一致認(rèn)為天啟最弱,難以與三國抗衡,做了縮頭烏龜。
嘉禧皇帝一改往日慵懶,朝邊境派遣大量皇室密探,要求一天一報邊境情況,包括秘密報送單天麟的動向。
結(jié)果,得到的消息,讓老皇帝欣喜又失望。
欣喜單天麟有自知之明,沒有他這個皇帝老爹的命令,不敢輕舉妄動。
失望的是,他這個最小的兒子膽子太小,這般好的機會不好好利用。
彥國如此多礦產(chǎn),趁亂搶奪一兩座礦脈,對天啟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