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誰,激動得大聲歡呼,眾村民一陣熱血沸騰,不自覺地鼓起掌來:
“我們怎么沒有想到這些,大家確實應(yīng)該互幫互助。”
“菊花,你昨日來我家借鹽,是我小氣了,這就回家給你拿,你別往心里去?!?
“哪里,是我說話不中聽,嬸子別在意才好,您家壯勞力少,待會兒就讓我當(dāng)家的給你家挑水,順帶送一些柴禾過去。”
一時間,村民之間其樂融融,關(guān)里正感動得熱淚盈眶。
當(dāng)然,也有部分村民不以為意,對蘇諾曦的話嗤之以鼻,幫助別人,實惠都讓外人占去了,自家能得什么?
蘇諾曦趁熱打鐵道:“我爺爺奶奶說了,村民們應(yīng)該抱成團互幫互助。
他們知道眾人吃鹽困難,向知府公子求了一個恩典。
從今兒起,只要是關(guān)家村的,編織二十個巴掌大的小籃子、小木盒或小簸箕等。
可以來我們家換一小包鹽,先到先得,換完為止。
當(dāng)然,必須保證物品的質(zhì)量,不能有毛刺,不能太過粗糙。”
說完,蘇諾曦從身上摸出一個,裝有一兩左右食鹽的小紙包,在眾人面前展開。
“哇......”
“天哪......”
“好細膩的食鹽!”
“我長這么大還沒吃過這么好的鹽?!?
“這么一小包,得多少銀錢?太貴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