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鑾殿眾人都不是第一次來,當(dāng)然都是輕車熟路,也不需要人帶領(lǐng),該走的程序他們都懂,劉毅也是感慨萬千,還記得第一次在金鑾殿受封賞已經(jīng)是天啟年間的事情了,沒想到今日又要接受封賞,而且按照自己幾次所立下功勞,恐怕自己這次要升個不小的官。劉毅也是暗暗有些興奮,壓在自己身上的擔(dān)子越來越重,但是自己無所畏懼,既然來了,就要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大明的命數(shù)就由自己來書寫,逆天改命,人定勝天。
今日的金鑾殿氣氛不同往日,前一次來還是在游弋軍成軍的時候,當(dāng)時皇太極的大軍還在大明境內(nèi),陰霾籠罩著整個大明,朝堂上的氣氛自然是很壓抑,今時不同往日,今日的朝堂之上每個人都是神采奕奕,連平時不茍笑的韓爌都是面帶笑容。
內(nèi)閣和六部大小官員齊聚一堂,今日崇禎已經(jīng)頒旨,在京的七品以上官員全部都來參加朝會,這可是破天荒的頭一次,按照大明律,參加朝會的只能是五品以上的官員,雖然金鑾殿足夠大,但是這是身份的象征,京師的官員多如牛毛。走在街上隨便撞到一個人都可能是官員。官場的等級是金字塔型,越到上面自然是人越少,下面的官員人數(shù)自然很多。比如今天的朝會,崇禎允許六品七品的官員參加,這兩個品級的官員加起來竟然比前面五個品級的官員加起來還要多。不能不說崇禎是給足了軍方面子,重重的表彰游弋軍,一方面固然是因為游弋軍的功勞不可抹殺。另一方面也是變相的褒獎此次指揮作戰(zhàn)的孫承宗和整個大明的軍將,畢竟時間已經(jīng)到了崇禎年間,大明的武備廢弛,武人的地位愈發(fā)的低下,直到這次皇太極入關(guān),崇禎才猛然意識到,執(zhí)政天下可以依靠文官集團,可是想要保衛(wèi)江山必須還要依賴軍隊?;实圻@么做等于是給軍隊吃了一顆定心丸。也讓所有的武將與有榮焉。因為朝廷釋放了一個明顯的信號。國事紛亂的時刻還是要靠武將力挽狂瀾。
劉毅和盧象升等人自從跨上金鑾殿的那一刻起,就發(fā)現(xiàn)了今日場面的浩大,官員比往常的人數(shù)多了一倍,但是劉毅兩世為人比較鎮(zhèn)定,盧象升作為文官當(dāng)然也有些城府,只是侯拱極一直在邊鎮(zhèn),何嘗見過這樣的場面,所以腳步都有些虛浮起來,圣上這是要給他們多大的恩典啊。孫興的心中也是暗暗激動,跟著閣老多年,就是在閣老貶官之后孫興都是不離不棄,可以說孫興是孫承宗的心腹之人,所以重新啟用孫承宗之后,孫興就變成了副將。今天的封賞結(jié)束之后,恐怕自己就要獨領(lǐng)一軍了吧,那閣老怎么辦,孫興的腦子里胡思亂想著。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卑凑樟鞒蹋娙俗匀皇谴蠖Y參拜皇帝,崇禎也高興的讓眾位愛卿平身。今天的朝會沒有其他議題,因為要封賞的官員太多,圣旨都寫了長長一串。至于已經(jīng)被晉升勛官散官的侯世祿等人不在京師,所以只能是先由王承恩宣讀對他們的封賞了。反正這些人實際上在京師時已經(jīng)領(lǐng)過賞了。可以說今天的主角就是劉毅等游弋軍的將領(lǐng)。
王承恩很快宣讀了對于孫承宗,韓爌,侯世祿,楊國棟等一干高官的封賞,這些人在勤王戰(zhàn)中也是出了大力氣,而且本來就是棟梁之臣,再給他們加上一些稱號也無傷大雅,況且封賞早就在養(yǎng)心殿議定,各位**的門生故吏,屬下官員早就已經(jīng)得到了一些消息,況且自己的領(lǐng)導(dǎo)得到褒獎是好事,自然不會有人站出來反對,所以王承恩念完之后,韓爌和孫承宗等在京官員代表全部受賞人員,三呼萬歲,叩謝圣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