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衙的會議散場了,袁崇煥暫且將鄭芝龍和馮澄世收押,他立刻寫好了報捷文書,讓塘馬八百里加急飛送京師,然后他自己去府衙邊的監(jiān)獄中和鄭芝龍交流去了。
劉毅將所有戰(zhàn)死的兄弟們的軍牌全部收集好,天氣炎熱,兄弟們的尸首是帶不回去了,這么多尸體如果不處理又會產(chǎn)生瘟疫,劉毅只得忍痛將弟兄們的尸體火化,將骨灰裝在一個個白色的瓷壇當中,上面掛上軍牌,帶回太平府。他答應(yīng)過將士們還有太平府的父老鄉(xiāng)親們,一定要帶他們回家。
此戰(zhàn)劉毅的青弋軍出戰(zhàn)六百人,足足陣亡了五十一名騎兵和一百零二名步兵,受傷的約有七八十人,其中重傷的有大約五十人,這些士兵回去之后大部分都必須退役了,很多人成了殘疾,劉毅已經(jīng)想好了,退役和戰(zhàn)死的士兵每人補償紋銀二百兩,將他們的牌位請入蕪湖縣城的太平府顯忠祠供奉,每日香火祭奠。
七月的這場東南大戰(zhàn),以袁崇煥為首的五省會剿軍和鄭芝龍的海盜大軍在福建進行了十幾天的廝殺,最終以官軍獲勝,殲滅鄭芝龍全部陸軍并且生俘鄭芝龍結(jié)束,捷報經(jīng)過八百里加急,從廈門直發(fā)京師,換馬不換人,僅用了兩天半的時間就傳進了京師,由兵部尚書張鶴鳴親自向皇上和諸位大臣做了匯報。
天啟皇帝聞大喜,下令犒賞三軍,并按照袁崇煥的提議招降鄭芝龍,授予鄭芝龍福建海防游擊將軍,官至從四品。并由接任朱欽相的新任福建巡撫熊文燦負責安排鄭芝龍的一切大小事務(wù)。同時命令袁崇煥率領(lǐng)捷報中提到的有大功之臣立刻進京,天啟要親自接見這些有功官將,畢竟這是天啟七年極大的一場勝利,可以和袁崇煥年初的寧錦大捷相媲美。而且兩場戰(zhàn)役都是袁崇煥指揮打的,還都大勝。就是一向和袁崇煥不和的閹黨眾人,包括魏忠賢自己這次也不說話了,本想借著一月平賊的圣旨讓袁崇煥倒大霉,沒想到竟然他娘的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袁崇煥二十天就把活干完了。閹黨眾人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現(xiàn)在袁崇煥的威望達到了頂峰,連天啟帝也不住的對魏忠賢說袁崇煥是國之棟梁。
圣旨很快又以八百里加急的方式傳遞了回去,天啟七年七月二十六,圣旨達到福州府,袁崇煥留下朱欽相接防廈門,自己已經(jīng)率軍返回福州府。圣旨到后眾人沐浴焚香接旨,特別是聽到皇上不計前嫌封鄭芝龍為福建海防游擊,提領(lǐng)福建水師,協(xié)防閩浙南直隸三地的命令之后。鄭芝龍大哭拜伏在地,口稱死罪。
而袁崇煥更是要率領(lǐng)五省有功軍將即刻啟程前往京師面圣,隨行人員包括侯峰,杜弘域,陳嚴齡,鄒秉軍等等,袁崇煥特地要將劉毅帶上,因為袁崇煥的戰(zhàn)報里面特地提到了劉毅,將劉毅的功勞原原本本的說給了圣上和朝中諸位大臣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