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源不斷的各類礦石運到太平府,劉毅更是打造出不少盔甲,至少現在,騎兵全部內襯鎖子甲,外罩鱗甲,如果有必要還可以再穿上一層棉甲,但是這會影響人和馬的耐久力,不利于久戰(zhàn)。刀盾兵和火銃兵長槍兵全部佩戴勇字帽兒盔,內襯鎖子甲,外罩棉甲,棉甲上還特制了一塊老大的護心鏡,所有人皆配備鐵臂護手。
為了增加機動能力,除了騎兵的馬匹之外,劉毅還讓工坊改進了一批馬車,四匹馬拉一輛平板馬車,馬車上可坐十人,雖然速度遠遠趕不上騎兵,但是比人走路要快多了,這樣一個總旗六輛馬車,馬匹也不用選擇軍馬,只要馱馬便可,整個軍隊一共配備了六十輛馬車用來拉人和火炮,還有一些驢車用來拉糧草,這樣一來,六百人的機動能力大大提高。還可以保存士兵的體力用來作戰(zhàn)??梢哉f是明朝的摩步營。
另外劉毅軍隊的野戰(zhàn)糧食也是很有創(chuàng)造性,在一輛驢車上放置一個類似于飛雷炮的大鐵桶,只不過比飛雷炮大很多,鐵桶兩端封口,但是口是一個可以滑動的蓋子,里面鑄造另一個小鐵桶,跟外面的桶焊接死,外壁內側貼上陶磚,再用陶土糊上一層,小鐵桶里可以添加煤炭加熱,然后將和好的面團平展貼于爐壁之上,面團里包上一些干肉粒或者辣椒,韭菜等物,刷上一些油。炕制一盞茶的功夫就能成為熱乎乎的燒餅,一爐可以同時炕制二三十個,足夠一個小旗的人食用了,而且是熱食,要知道在戰(zhàn)爭狀態(tài)下能吃到一口熱食對于士兵們來說仿佛進入了天堂一般的世界。
這個可以移動的燒餅爐子由劉毅親手繪制草圖,宋應星看完了圖紙之后驚得眼珠子都要下來了,這劉將軍怎么什么都懂,這種方便快捷的移動式燒餅爐都能發(fā)明出來。讓人無法理喻。
不過宋應星也不愧是發(fā)明大家,看著劉毅提供了這么多的靈感,宋應星也不是吃干飯的,他發(fā)明了一種保存食物的方法,早在唐宋時期人們就知道環(huán)境中存在一種肉眼看不見的蟲會使人們生病,會使食物**。所以中國人吃熱食喝熱水的習慣早在數千年前就已經形成。
那么想要隔絕這種肉眼看不見的蟲,就要隔絕氣,宋應星認為萬物和人一樣都需要氣來呼吸,如果隔絕了氣人就會死,動物也會死,便若人掉進了水中淹死一般,沒有氣供人呼吸,就會死亡,那么要想食物可以儲存的更久就需要隔絕氣,這樣就不會有肉眼看不見的蟲去污染食物。
宋應星從蒸汽機的活塞中得到了靈感,他找來一張大油紙,將油紙折疊,買來一只板鴨放進去,然后用蠟將油紙開口的幾面全部封上,又做了一個小型的木質活塞,活塞的一頭是一個可以向外拔出的木柄,另一頭是一個木制的很細的管子,很像現在打針用的針筒。然后趁蠟尚未凝固之際,將管子插進去,然后拉動木柄,這樣就能將紙袋里的氣抽出,油紙很快便附著在板鴨上,然后快速拔出管子用手將蠟捏緊,這樣板鴨就被裝在了完全隔絕氣的油紙袋子里了。宋應星做過實驗,放在袋子里的板鴨在炎熱的夏季也能堅持一個月才變質,如果用更多的鹽腌制的板鴨可以延長到五六十天。
劉毅給這個宋應星發(fā)明的油紙袋密封法起了個好名字叫做真空包裝,并且專門開辟一個工坊用來加工食物,這樣一來反而將蕪湖當地的美食一下子推銷了出去,原來無法長途運輸的食物通過這個包裝可以銷售到更遠的地方,就例如小籠包,只要將小籠包放在冰窖之中冷凍,然后放在真空包裝之中,雖然天氣炎熱時不行,可是在冬天時嚴寒保證冷凍不化的時候卻能運輸很遠,阮星第一時間發(fā)現了這個東西里面所蘊含的巨大商機,劉毅非??犊膶⑦@個技術免費給了阮星,只是要求他的徽商總會要一如既往的支持軍隊,以后如果工坊發(fā)明出了什么新鮮玩意,都可以免費提供給總會。阮星當即拍胸脯保證,劉毅的兵馬要錢出錢,要糧給糧。兩人建立了良好的軍商合作關系。
“報,劉將軍,王縣令叫您去縣衙一趟,說有緊急軍情?!币粋€縣衙的衙役快馬來報。
“知道了,馬上就去?!眲⒁阏泻魟⒔鹄^續(xù)訓練民團,自己趕往縣衙。
“哎呀呀,劉將軍,你總算來了,趕緊看看兵部的公文吧。”王嵩將手中的文書遞過去道。
劉毅看了一遍,竟然是袁崇煥領南直隸總督,征召自己去杭州集合平叛鄭芝龍。文書是轉到周之翰那邊,周之翰發(fā)過來的。袁崇煥怎么會特地點自己的名?他怎么知道太平府有我這號人,還特地發(fā)公文到府衙。估計是張鶴鳴說的。平叛鄭芝龍,這可是個大差事,劉毅可是知道今年鄭芝龍在沿海鬧出了大事情,俞咨皋兵敗問斬全是拜他所賜。可是后來上任的熊文燦可是主張招撫的,怎么現在袁崇煥變成南直隸總督了。
他哪里知道,因為他的到來張鶴鳴成為了北京兵部尚書,提拔了袁崇煥,因為他這只小蝴蝶,歷史發(fā)生了一點點改變。
既然如此征調自己去平定鄭芝龍對自己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正好自己也想在大戰(zhàn)中檢驗一下自己編練的新軍是不是卓有成效,而且對付鄭芝龍,如果能消滅鄭芝龍的話自己倒是還有個如意小算盤,就不知道袁崇煥能不能給他這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