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繁昌縣城到馬仁山的蜿蜒山道上,明軍士兵們邁著大步前進(jìn)著,吳斌領(lǐng)著前軍包括閆海的兩個總旗和蕪湖縣城里張俊的一個總旗,一共一百五十余人,以總旗為單位成三列前進(jìn)。后面七八十步遠(yuǎn)就是趙林的兩個總旗,又七八十步遠(yuǎn)由劉毅的兵馬殿后。全軍跟著吳斌的將旗向前推進(jìn)。
這也是這時行軍的常態(tài),各軍之間相隔一些距離,避免前軍或者后軍受到?jīng)_擊時,潰兵打亂中軍的陣列,相隔一些距離給各軍都有一些反應(yīng)時間,以便從行軍隊形變成戰(zhàn)斗隊形。而把總只能有一個將旗,或者指揮旗,明清時期只有千戶以上的軍官才能擁有書寫自己官等姓名的大纛旗。
劉金策馬跟在劉毅身邊對他說道:“這里的山道總是讓我想起薩爾滸,雖然地形沒有薩爾滸那么復(fù)雜,也沒有那么陡峭,但是你看這蜿蜒的山路真是跟那里一模一樣?!?
“都過去了,現(xiàn)在我們要向前看,既然我們有機會自成一軍,那么這一戰(zhàn)就要打出個樣子來?!眲⒁阏f道。
“嗯。”劉金重重的點點頭。
劉毅回頭對士兵們說道:“弟兄們,咱們這一仗一定要打出新軍的威風(fēng)來,平時大家辛苦訓(xùn)練不就是為了這一刻嗎,咱們有最好的裝備,最全面的訓(xùn)練,高昂的士氣,我們有沒有信心殲滅敵人?”
“有!”大家吼道。
“好,一起唱首歌吧,還記得我教你們的戚家軍的軍歌旗正飄飄嗎,旗正飄飄,預(yù)備唱?!眲⒁阍谛鲇?xùn)練時騙大家說旗正飄飄是戚家軍的軍歌,他稍稍改動了歌詞。士兵們這才努力學(xué)習(xí)傳唱起來。此時他讓大家唱一首旗正飄飄鼓舞一下士氣。
山道上就聽見六十多個邁著大步行軍的軍人齊聲高唱:“旗正飄飄,馬正蕭蕭,槍在肩,刀在腰,熱血似狂潮,好男兒報國在今朝??鞀^起,莫作老病夫;快團結(jié),莫貽散沙嘲。國亡家破,禍在眉梢,要生存,須把頭顱拋!”
趙林對旁邊一個總旗道:“這幫新軍在搞什么名堂,還唱起歌來了,初生牛犢不怕虎啊,待會上了戰(zhàn)場有他們怕的,可別尿褲子了?!蹦莻€親信總旗大笑道:“哈哈哈,趙爺說的是!”
吳斌在前面聽到后軍隱隱有歌聲傳來,對閆海說:“閆百戶,我新軍士氣不錯,軍心可用啊。”
閆海點點頭:“恩,大戰(zhàn)將至還能高唱軍歌,這支新軍同一般的營兵確實不同?!?
正說話呢,前方一個探馬來報“報!吳將軍,閆將軍,前方已到達(dá)板石嶺,過了板石嶺再走十幾里就到馬仁山了?!?
“嗯。閆海!”
“末將在!”
“隨我到前面看看!”
“是!”吳斌和閆海帶著兩個騎馬的親兵,快速從隊伍旁邊奔馳到隊伍的前方觀察地形。
板石嶺是到達(dá)馬仁山之前的最后一個小山嶺,大約只有后世七八十米高。地形有點像三國演義里的落鳳坡,左右兩邊的山坡距離較近,形成一個通道,入口處成喇叭狀,有一塊平整的大空地,沒有什么遮蔽物。整個嶺口像一個倒下的紅酒杯,只有穿過酒杯的握柄才能算通過板石嶺,這也是長三角多丘陵造成的,地勢崎嶇不平,隔一段就會有一個小山包。所以十幾里的路要比平路多走很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