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利益均沾
作為擁有一千多年知識積累的冉明,很容易就看出這個府兵制與募兵制的區(qū)別和優(yōu)劣。府兵制雖然可以節(jié)約政府開支,但是軍隊戰(zhàn)斗力卻不高,整個調度繁瑣,及時應變能力差。唐初時期,對外戰(zhàn)爭中,募兵數量往往都超過府兵數量。而且唐朝的軍制并非專一的府兵制,還有相當一部分是職業(yè)兵。
可是眼下冉明并沒有更好的辦法,招募的職業(yè)士兵,擁有良好的訓練和戰(zhàn)斗力,但是對于國防開支消耗卻非常大,如果是中原或關中等地,因為糧食可以自給,還勉強應付??墒呛游髦?,冉明想了想,最后決定還是算了。
冉明和李業(yè)喝著酒,聽著這個老都伯竇蘭介紹,對河西又產生了新的認識。
歷史上的五胡亂華損失以冀、并、兗、洛損失最為嚴重。偏偏地處氐、羌傳統(tǒng)勢力的河西反而損失較小。直到現在,冉明才明白。河西漢人一直在與羌、氐胡人在戰(zhàn)斗,雖然這些戰(zhàn)斗都是河西漢人勝利,但是河西漢人的損失也極為慘重。河西漢人和中原漢人并不一樣,他們從出生以來,除了種地就是戰(zhàn)斗和準備戰(zhàn)斗,戰(zhàn)斗也是他們生活中的一部分。
雖然竇蘭并沒有直接提出,可是冉明還是聽出來了,這河西漢人行事風格明顯有了胡風,凡事講究以拳頭服人,同樣因為接受朝廷照顧較少,對朝廷也沒有多少歸屬感。
“王爺,這次您來玉門關,帶了多少兵馬?”竇蘭小心翼翼的問道。
冉明笑了笑,伸出三根手指!
“三萬?”竇蘭有點忐忑的道:“秦王殿下,這三萬兵馬要想重歸西域可不容易?。 ?
“這次孤并沒有率領三萬大軍,五百麒麟衛(wèi)、五百陌刀軍,加上秦國騎兵共計三千甲騎?!比矫髡酒饋砝事暤溃骸肮逻@次來了,復置西域都護府只是其中的目的,孤的目標是在這里,這里,建立我們大魏的郡縣!”
聽到冉明才帶來三千兵馬,竇蘭非常失望。只有三千兵馬,別說重奪西域,就連想要保住玉門關都非常勉強。在竇蘭看來,冉明恐怕沒有決心要收回西域,所謂的重置西域都護府,恐怕只是一種政治態(tài)度,形式意義大于實際意義。一種說不出的失落之感涌上心頭,竇蘭露出抹失望之色,或許是哀莫大于心死。
“王爺,這些話本來不應該卑下說??墒牵跋?,還是忍不住要說!”竇蘭嘆了口氣道:“河西漢人除了兩漢漢軍后裔,最多的莫過于戍邊的刑徒了。特別是到了永熙年間,官府黑暗,逼良為娼,天怒人怨的事兒太多了。就如卑下所部的曹靜、楊九和陳翔等,他們祖上都是良善殷實之家,卻因官府當時課以重稅,橫征暴斂,資不抵債,就怕發(fā)配到這里來戍邊。這些人在玉門生活三四代,卻對于朝廷非常仇視。在河西這樣的漢人非常多,他們態(tài)度也非常明確,如果王爺拿不出來可以讓他們信服的力量,恐怕他們是不會安份的?!?
聽到這里,冉明的眼睛不由得瞇起一條線。河西的形式,恐怕沒有冉明想象中的那么樂觀。繼續(xù)問了下去,冉明發(fā)現這個竇蘭卻說不出來什么了。竇蘭必竟只是一個都伯,說穿了就像后世的正連副營級干部,這樣的基層軍官,他的眼界和智慧都不怎么出眾。如果不能妥善處理與河西和西域漢人的關系,這一次重置西域都護府,肯定會困難重重。
冉明并沒有在玉門多作停留,而是休整一天,就率部麒麟衛(wèi)匆匆趕去了陽關。事實上陽關的情況,比玉門關的情況還要差上不少。留守士卒雖然多玉門關多點,可惜處境連玉門關都不如。玉門關雖然破敗,可是守卒至少大部分甲具齊全,甚至還一百多匹戰(zhàn)馬??墒顷栮P的處境則更寒酸了。
陽關的守卒,其實比一些饑民還不如。不僅是因為他們在饑餓中苦苦掙扎,而是他們?yōu)榱嘶钕聛恚u掉了手中的甲胄和兵刃,整個陽關守軍將近兩千人,馬匹已經絕跡了。就連守城的床弩也被他們拆掉賣了,換成糧食吃進肚子里。全軍只剩下一百多張破敗不堪的弓弩,四百余柄環(huán)首刀,六十多面盾牌,這是陽關守卒可以拿得出來的所有裝備了。
冉明并沒有怒斥這些不守規(guī)矩的陽關守軍,而是像玉門關守軍一樣,他們食物,整理他們的個人衛(wèi)生,清理營房。并且給他們補充裝備,留下講武堂一期排名五十二的李其作為陽關新的守將。
冉明并沒有給陽關、玉門關兩關增加守備力量。在冉明的戰(zhàn)略構想中,陽關和玉門關都是西域的第三道屏障,冉明平定西域之后,就會在蔥嶺險峻隘口設立新的關城,作為魏國在中亞的前沿橋頭堡。
時,已經慢慢進入初夏。河西縱然嚴寒,此時也微微有了暖意。這天是一個晴郎的天氣,碧空**無云,冉明一襲白衣,策馬慢步在隊伍前端??上В浅?上?。就在冉明剛剛準備離開玉門時,位于張掖郡的黑水禿發(fā)鮮卑卻突然叛亂。
張掖郡太守鄧渙沒有防備,這個悲催的太守又一次險些丟城失地。雖然禿發(fā)鮮卑被鄧渙擊退,但是還是被禿發(fā)鮮卑一度攻進張掖城中,數百百姓、近千士卒死難。
得到消息的冉明勃然大怒。
禿發(fā)鮮卑是西部鮮卑的一支,因為放牧在黑水河(古稱弱水)附近,所以也稱為黑水鮮卑。這個禿發(fā)鮮卑的在歷史上就是以反抗晉朝為已任。早在泰始六年,禿發(fā)鮮卑首領禿發(fā)樹機就暴發(fā)了叛亂。不過,那個時候晉朝實力尚在,盡管這場叛亂聲勢浩大,但是在咸寧五年,這場持續(xù)了十幾年的叛亂,被西晉**了下去。禿發(fā)樹機雖然失敗了,但是這個禿發(fā)鮮卑卻沒有消亡。
在慕容吐谷渾進入河湟時,實力遠強盛于慕容吐谷渾的禿發(fā)想趁機吞并慕容吐谷渾。結果偷雞不成舍把米,反被吐谷渾所敗。因為在土延、葉延、辟溪時代,吐谷渾與禿發(fā)鮮卑數十次大打出手。禿發(fā)所部負多勝少,實力也被進一步削弱了。不過,禿發(fā)部倒也堅韌,倒也沒有被吐谷渾吞并。
在辟溪投降冉明之后,宇文忔率部西遷,黑水鮮卑部成為了河西鮮卑諸部中勢力最大的一支。
宇文忔率部西遷,其中也有不少鮮卑人并沒有隨宇文忔離開,這些鮮卑人除了被慕容垂趁吸納了一部分,剩下的都漸漸投靠了禿發(fā)鮮卑。禿發(fā)鮮卑在短短半年的時間內,人口暴漲了數倍,達到了四萬余人。整個河西才有多少人,擁有四萬余人的禿發(fā)鮮卑自然就成了其中顯著的力量。
禿發(fā)鮮卑現任首領是禿發(fā)烏孤,因為禿發(fā)部實力大漲,他漸漸囂張了起來。不過,禿發(fā)烏孤在得到廣武豪強趙振投靠后,充當烏孤謀士的趙震向禿發(fā)烏孤獻計趁冉明西進,發(fā)兵攻戰(zhàn)張掖,進逼酒泉,阻斷冉明東歸之路,逼冉明立下城下盟。
在趙振的設想中,魏國為了秦王冉明,肯定不會吝嗇一個河西鮮卑大單于的稱號。只要禿發(fā)獲得魏國冊封的河西鮮卑大單于之職,他就能進一步擴張勢力。
可惜,趙振并不清楚,冉明雖然身邊沒有帶太多兵馬,老虎始終是老虎,哪怕是病虎,也不是柴狗可以輕易挑釁的。
冉明招集各部落首領開會,面對一百多號部落首領,冉明直接開門見山的道:“孤早有嚴令,命各部首領前來覲見孤,逾時不至,視作謀反?,F禿發(fā)鮮卑首領禿發(fā)烏孤不僅未親至,而且兵犯我張掖,諸位誰能替孤擒下此僚?!?
利益均沾這是冉明一貫的行事風格。他的各種技術以及財路,冉明并沒有獨吞,而是拉著許多人跟著他一起發(fā)財。這樣雖然冉明少贈了很多錢,卻因為有了太多的利益盟友,既不會被人孤立,也不會遭人記恨。如果吃獨食,自古以來,肯定都沒有什么好下場的。
哪怕是這一次出進,冉明一路上也是采取利益均沾的策略,對于不服他的部落都是雷霆掃滅。所得戰(zhàn)利品和人口,都是由參戰(zhàn)各部按照軍功大小進行分配。不過,這些被冉明一路上掃滅的十數個部落,都是小部落。哪怕他們所有的人口都加起來,還沒有一個禿發(fā)部多。
不過,冉明的高明之處就是于此,他就是讓這些部落首領拿這些不服號令的小部落練手。哪怕這些小部落再小,可是部落中的財物卻不少。由于河西走廊的獨特地理環(huán)境,讓這些河西諸部,可以從商賈手中得到或多或少物超所值的財物。像薩珊王朝的珊瑚、金器、銀器,還有種寶石。這些東西在河西不值錢,可是在中原卻都價值連城。是傳統(tǒng)士族門閥收藏的無價寶。冉明讓華夏商盟與中亞開發(fā)公司就近于兌換這些財物,把他們換成河西諸部最緊俏的茶葉、絲綢、絹麻、瓷器、或鐵鍋和各種生活用品。
這些首領護衛(wèi)雖然人數少,卻個個都是勇猛之輩。他們在戰(zhàn)斗中出色的表現,給他們所在的部落,帶來了巨大的現實利益。就像蒼松山僚部,因為袁鳳舞的護衛(wèi)山僚勇士柏唔在戰(zhàn)斗中斬首三級,因功獲得了藤杖。就是這個不起眼的藤杖,居然是西漢時期使節(jié)的杖,根據上面的銘文,居然是西漢元帝時期,出使月氏的節(jié)杖。很有價值的古物,被華夏商盟鄭氏商號的伙計看重,并且以五千錢的價格買走了。
袁鳳舞并沒有要錢,而是選擇了購買糧食。五千錢,買了八石上等精米。足夠他們倉松山僚部全族人吃上三天飽飯。
當然由于倉松山僚部部落小,首領護隊也少,自然獲得的軍功太少??墒窍衿渌恍┍容^大的部落,首領光衛(wèi)隊就足足數百號人,得到了戰(zhàn)利品自然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