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一個屁事
冉明的話音剛剛落,陳勇感覺心中有一股強烈的氣息在翻騰不休,直沖頭頂。陳勇的眼睛立即就紅了,撲通一下跪倒在地上。
要說冉閔因為一個莫須有的罪名,把身為從五品的騎都尉、咨議參軍給一擼到底。陳勇心中沒有一點想法那是不可能的。必竟任何人都是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當上五品官,再當老百姓,放在誰身上也不好過。哪怕追隨冉明,前程到底如何,他們誰也不清楚。
但是聽了冉明的承諾,陳勇知道,這一趟上邽之行,他是來得值了。和其他一樣心思的人還有很多。他們都激動的望著冉明,他們都清楚,冉明這是要重用他們的前奏。
“冉閔殲滅數(shù)十萬后趙胡軍,推翻后趙政權,致書各地,載書之處,群起響之。匈奴、羯等百萬胡族皆被冉閔驅(qū)逐中土。冉閔所部萬余步卒被燕軍十四萬鐵騎包圍,冉閔連殺三百余人,力竭被俘,部下戰(zhàn)至最后一人。冉閔被殺后,魏國臣子絕望至極,紛紛守節(jié)自縊,少部分逃往東晉,無一投降前燕者?!泵慨斎矫骺吹竭@一段記載著冉閔生平事跡時,冉明都會感覺不可思議。同樣,也感覺心中有一股豪氣在胸中升起。
真正戰(zhàn)至最后一兵一卒,這樣的軍隊在中國歷史是真正的只此一家,別無分號。就連號稱擁有武士道精神的日軍,他們也會在絕望的時候投降。至于大臣投降寧死不投敵國,恐怕只有冉魏一朝了。如果讓冉明和冉閔對換一下位置,冉明自認無法做到冉閔那個地步。
對于冉明的這些弟子,真正能與他同進共退的有多少人呢?在后世,冉明作為黑道**,麾下心腹小弟無數(shù),可是能心甘情愿陪他一起死的絕對沒有幾個?;\絡人心方面,冉明遠遠不及冉閔。不過,按照后世的經(jīng)驗,冉明不會只靠一個大義。如果只靠一個大義,是解決了不了根本問題。
“打土豪分田地”讓裝備低劣,訓練也差的紅軍,前仆后繼、不怕苦、不怕死,百戰(zhàn)百勝,打敗了許多擁有優(yōu)勢裝備的國民黨軍隊。“闖王來了不納糧”讓李自成的農(nóng)民軍席卷整個天下,一舉打跨了大明王朝。他們依靠的根本就不是什么大義,名分,而是切切實實的利益。
因為利益,也讓出身卑微,身無所長,謀不及張良,武不及韓信,只會空許承諾、封官許愿的劉邦造就四百年漢朝。
對于這些初來乍道的眾弟子,冉明也會給他們一個切實的利益。冉明道:“按說為師今天理應為爾等接風洗塵,但如今秦國也是多事之秋,所以這接風宴,日后為師再補?,F(xiàn)在就來談談你們的課業(yè)情況?!?
眾弟子們心中一振,這是冉明向來的習慣,這可是要考校他們的能力,然后量才適用。自陳勇、秦沖以下,眾弟子人人都是滿臉興奮,磨拳擦掌,蠢蠢欲動。
冉明又道:“勇郎,河西的情況你清楚嗎?”
“回師尊!”陳勇毫不遲疑的道:“河西之地范指祁連山洪池嶺以西至天山之地,由于此地是連通西域的通道,戰(zhàn)略地位非常重要。河西包括金昌、酒泉、張掖、敦煌四郡共二十九郡縣。張掖郡,取自張國臂掖,以通西域之意。領人永平、屋蘭、臨澤、氐池四縣,人口約為八千余戶,三萬余人。酒泉郡因城下有金泉,其水若酒而得名,領福祿、樂涫、會水、玉門、乾齊、安彌、表氏、沙頭、延壽九縣,擁有戶兩萬四千四百戶,十萬八千余人?!?
冉明滿意的點點頭,這可不是后世信息爆炸的年代,任何數(shù)據(jù)網(wǎng)絡上都有。僅僅這些內(nèi)容,事先必須充分的準備,而且還要查閱大量的文獻資料。冉明道:“西北之地,民風彪悍,若要河西之地長治久安,諸位有何對策?”
秦沖摸了摸腦袋,看了看陳勇,發(fā)現(xiàn)陳勇并沒有吃獨食,唱獨角戲的心思,就開口道:“師尊,沖以為,欲使河西長治久安,必須以安撫為主,兵戰(zhàn)為輔。首先確立漢胡之別,在正稅,徭役,兵役、雜稅、雜役方面明確分尊漢賤胡的政策。當然,對待那些肯自愿歸附的胡族,我們也應該和其他胡人區(qū)別對待,讓他們看到歸附的好處,這可以在稅收、雜役以至兵役方面給予特別厚待,讓他們在我們治下,得到實在的好處,生活的好。這樣以來,其他胡族才會自動請附。以氐、羌兩族則會越來越弱?!?
按照秦沖所,這樣做和后世的民族政策是背道而馳的。事實證明,后世的那套,就等于自廢武功。因為在計劃生育、升學、就業(yè)各個方面的優(yōu)待政策讓擁有最大數(shù)量的漢人很不滿意。很多人都想方設想更改族別。這樣只會讓少數(shù)民族越來越多,漢人越來越少。
冉明道:“諸位還有什么要補充的嗎?”
郭悅道:“師尊,弟子以為,二師兄之計當輔以分化拉攏之策。氐、羌各部皆以立小王為傳統(tǒng)。在小王正壯,老王不肯定放權,形成沖突已是必然。若能遣使拉攏一部分小王,支持他們向老王奪權,或支持那些老王形勢笈笈可危,小王野心昭然若揭的部落,我們也可不費一兵一卒,得到他們的地盤,還引得他們自相殘殺,此乃一舉兩得?!?
冉明點點頭,郭悅倒是心思縝密,也算是一個人才了。不過說是一回事,做又是一回事,會說,會不會做,這還得繼續(xù)考查。冉明想了想道“諸位也都累了,為師命人給爾等安排住所?;厝ブ?,每人寫一篇論,以假若吾是太守,如何從內(nèi)政、民生,還有攻防方面寫出自己的看法?!?
冉明此舉就是后世的竟爭上崗的機制,如果依照弟子擺位,很有可能養(yǎng)成眾弟子的懶惰之性。只有在良好的竟爭機制下,他的這些弟子才能更好的為他服務。
眾弟子興高彩烈的散去,李業(yè)忍不住的問道:“秦王殿下,您這是什么意思?”
冉明微微一笑,他當然知道李業(yè)所指。李業(yè)是看出了他打算利用這些弟子來擔任河西各郡縣長官,從而培養(yǎng)親信。不過,有些話冉明并沒有跟李業(yè)說,比如,他那顆不安份的心。不過,對于李業(yè),冉明還有幾分期待。必竟這是一個沒有門閥背景的人才。短短時間內(nèi),冉明交給的任務,他都辦理得井井有條。更為難得的是,李業(yè)的戰(zhàn)略眼光也很不錯。
冉明笑道:“元美難道看不出來嗎?”
李業(yè)嘆了口氣道:“自從張祚與謝艾爭奪開始,這幾年戰(zhàn)禍就沒有停止過,秦涼之地就開始出現(xiàn)了動蕩。如今已動蕩不堪。在永嘉年間秦涼之地共計一百六十余萬人口,如今已不足半數(shù)。秦涼之地,和中原不同,情況有些復雜,雖然不像中原那么門閥林立,但是豪強卻眾多。特別是隴右李氏,自西漢時期立足隴右已數(shù)百年的時間,根基深厚,勢力盤根錯節(jié),影響巨大。河西豪強雖然多,也非常彪悍,可是從來沒有誰敢與隴右李氏結(jié)怨,足可見其威懾力?!?
冉明點點頭,李業(yè)所說的這些事情他都懂。他來到秦國之后,秉著與李氏多親善多交流合作的態(tài)度,如李氏關系雖然談不上特別密切,但是絕對不算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