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葛洪
隨著魏國定海艦隊在建康燕子磯登陸,晉朝朝廷的反應,遲鈍得讓人感覺不可思議。一千余人敵軍登陸,按照正常的反應,應該趁其立足未穩(wěn),一舉將其趕下長江。
可是,晉軍駐建康部隊卻像一個羞答答的姑娘,不知道是不屑出手,還是不敢出手,總之只是在一旁冷眼旁觀。
別看只有一千余海軍登陸燕子磯,可是卻給晉朝朝廷出了一個大難題。太極殿中,太后諸蒜子、晉穆帝司馬聃、連同蔡謨、王述、王坦之、王羲之、會稽王司馬昱、武陵王司馬晞、譙敬王司馬恬等一眾宗室大臣在太極殿中商議對策。
諸蒜子看著滿堂重臣,人人眉頭不伸,長嘆道“諸位愛卿對于魏軍挑釁有何看法?”
武陵王司馬晞接道:“沒什么好說的,魏軍區(qū)區(qū)千人就敢挑釁我們大晉,打就是了。臣雖然不才,愿領軍克敵?!?
蔡謨越眾而出,在原本的歷史上蔡謨此時應該被諸蒜子廢為庶人,顯然冉明這個異世蝴蝶的出現(xiàn),讓他仍高居侍中之位。蔡謨作為東晉此時事實上的丞相,他非常為難,要對抗魏國必須依靠桓溫,即使這座建康城,如果沒有桓溫的幫助,他們都承受不下去。蔡謨向司馬晞拱了拱手,說道:“守和攻都解決不了問題,要想解決這場危機,除非找出謀害冉明的真正兇手,給魏國一個交待?!?
蔡謨的話,正合諸蒜子心中的想法。對于魏軍,她是既不敢打,也沒有實力打?;笢胤匆庹讶蝗艚?,如果在此時與魏國發(fā)生沖突,可想而知,對于晉朝是多等的危機。諸蒜子道:“蔡愛卿之有理,不知這兇手廷尉可有頭緒?”
譙敬王司馬恬身兼數(shù)職,身上不僅掛著大宗正的職務,同時也領著鎮(zhèn)北將軍,兗、青二州刺史,當然此時兗州和青州都屬于魏國,他的這個二州刺史,只算是一個虛職,只領一份俸祿,沒有任何權力,和他的鎮(zhèn)北將軍一樣,只是一個空架子。說到實職,司馬恬只是一個宗正和廷尉。
司馬恬想了想道:“根據現(xiàn)在勘察,刺客共有三人,應該是隸屬三個方面的人,不過。。。。?!?
諸蒜子道:“不過什么?”
“不過這都不是重點?!?
“哦?”諸蒜子道:“以譙敬王的意思什么才是重點?”
“魏國的態(tài)度!”司馬恬道:“如果魏國想借機生事,我們就算找到了真正的兇手,他們完全可以以一句替死鬼來搪塞我們,所以,關鍵還是要看魏國的態(tài)度。如果冉膠東性命無恙,事情還好說,真有萬一,恐怕我們要早尋退路?”
諸蒜子道:“這么說來真正的兇手是誰并不重要?”
司馬恬道:“不錯,其實兇手是誰,我們不清楚,但是冉膠東肯定清楚!”
諸蒜子仿佛明白了什么,突然道:“會稽王,既然來者是客,我們作為主人自然不能怠慢他們。你出面,派人給魏國送些酒水糧食,略示誠意既可!”
“臣遵旨!”司馬昱道。
就在這一刻,這個千古女強人,比武則天更偉大的的女人心意終于漸清,她不再迷茫,不再彷徨,諸蒜子望著司馬聃目光靜柔如水,下一刻,她面朝宮外,心硬如鐵。
為了兒子,對于她來說,沒有什么東西是不能碰的。
“擺駕冉府!”諸蒜子悠悠的道:“皇兒,我們一起去!”
司馬聃道:“是,母后。”
姑熟既后世的當涂,沿長江有采石磯,為兵家必爭之地,桓溫曾屯兵于此,這里成為了東晉的沿江重要軍事基地。姑熟是江南著名水鄉(xiāng),素以風光秀麗、人文薈萃聞名。東有石臼湖,西有長江,中有姑溪河。
然而,此時沒有人注意到石臼湖有一頁扁舟,上面坐著一個漁翁在湖里垂釣,一動不動,仿佛入了定似的。然而,此時的石臼湖周圍早已被無數(shù)西府軍將士圍得風雨不透。
這個中年漁翁不是別人,正是權傾天下的權臣桓溫。
眾人都以為他在襄陽城,顯然他卻在距離建康一百多里的姑熟。突然湖岸邊響起馬蹄聲,只見一個中年文士策馬狂奔。
在這個時候,儒士可不像程朱理學之后的儒士,孔子六藝是這個時代儒生的必修課。君不見那周瑜、諸葛亮、包括這個時代的謝安、王猛、謝艾,他們都是文能興邦,武能安國的人物。
“安國,看看你,把老夫的魚兒都給嚇跑了?”桓溫的語氣中并沒有透露出責備的意思。
“事情緊急,還請郡公莫怪!”來人正是桓溫的西府參軍,在平蜀立下大功的孫盛,在歷史上孫盛以著名見長,文才風流。然而他也是一個同樣文武雙全的人。
“什么消息?”桓溫不以為然的道。
孫盛喘著粗氣道:“魏國水軍逼近京師了!”
“這是什么時候的事?”桓溫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