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為什么不賣呢?
如果時間可以逆轉,冉明真想仔細看看司馬聃在過去的半年多時間內做了些什么??上?,這不是仙俠世界,冉明也沒有那么大的能奈。
東晉就好比一個頻臨破產的公司,司馬聃這個董事長在掌握公司大權之后,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內不僅扭虧為盈,反而大賺特賺。很顯然東晉朝廷的財政危機得到了很大改善,不僅改善了,反而有很多錢來購買軍事裝備。這可不是三瓜倆棗,而是一筆巨款。
馬公弩一具就需要兩萬六千錢,組建一支萬人規(guī)模的弩射軍,就需要準備一萬兩千具弩機,(損壞更換)這如果都用銅錢支付就需要多達三億多銅錢,當然,兩萬六千錢僅僅是魏國的馬公弩魏軍的采購價格,如果對外出售不在這個基礎不提高個三五倍,絕對不好意思見人。
弩機買了,自然還需要夠買弩箭,弩箭倒是不貴,每只才十五錢。以古代正常裝備一個基數(shù),就是兩壺既二十四支,如果全部需要采購,即使維持小規(guī)模戰(zhàn)爭,萬人弩手,至少需要裝備一百萬只弩箭。
按照王坦之所需要的數(shù)字,晉軍要組織三萬弩手,需要至少三萬六千具弩機,至少三百萬只弩箭。光這筆弩機加弩箭的采購費用就多達十三億錢,既使使用黃金支付這也需要十三萬金。當然,這不是軍購的全部,晉朝還想購買一萬匹戰(zhàn)馬,既使是駑馬,每匹的價格也在二十萬錢以上,至于戰(zhàn)馬最次也在七十萬錢上以。四萬套鎧甲,明光鎧甲的造價倒是不高,一萬四千上下。還是橫刀,盡管采取新式工藝,每柄橫刀也在八千錢上下。
冉明實在是想不通司馬聃從哪里弄來這么一筆巨款,就算是想搶銀行,可是他也沒有地方去搶啊。事實上司馬聃倒沒有去搶銀行,他只是去搶了百越、山越、桂越、閩越等諸部。這些百越諸部,都是積累數(shù)代或數(shù)十代人的財富。偏偏這些嶺南部落都對黃金有著癡迷的癖好,在剿滅諸越部落過程中,繳獲最多的還是黃金。
黃金不僅是嶺南諸部的首領蠻王喜歡,那些士族門閥同樣也喜歡。在發(fā)現(xiàn)嶺南的窮山僻壤埋藏著如此巨大的財富時,整個晉國士族都瘋狂了。晉朝其實不缺少軍隊,幾乎每一個士族門閥都有自己的家兵,這些家兵比起晉朝正規(guī)軍軍隊一點也不弱,這些家族私軍全都涌進了嶺南,他們也成建制、有目的的進行搶劫。那些剛剛完成從原始社會向奴隸制社會進貨的嶺南諸部,都遭受了滅頂之災。
無數(shù)個嶺南土著部落被晉朝的士族開發(fā)大軍從山林里捉了出來,他們部落的黃金、球寶、糧食和各種香料、寶石、珍珠都成了東晉士族門閥的戰(zhàn)利品。中國有句古話,叫做匹夫無罪,懷壁其罪。擁有財寶,如果沒有保護財富的能力,這些財富就會成為他們致命的毒藥。
短短幾個月時間,嶺南涌入了數(shù)萬士族私兵。按照契約協(xié)議,司馬聃的自己占到嶺南開發(fā)利益的三成,可是就是這三成財富,讓司馬聃得到了三百船的黃金珠寶。
司馬聃手里有錢了,自然對晉朝朝廷進行調整,這些調整包括方方面面。司馬聃考慮到晉朝百姓為這個國家做得太多了,而收獲太少。他自己手中沒有錢時,是有心無力,可是有錢之后,司馬聃就開始當起了散財童子。一口氣免除了徐揚八郡,晉朝這財稅重地的百姓賦稅。
當然,免除的只是賦,而不是像冉閔一樣免稅。賦封建時代專門收上來給皇帝和皇室用來稅,而且地方官根本不敢染指這部分錢財。
晉朝皇室和魏國皇室不同,魏國皇室只有冉閔一個皇帝,冉裕、冉操、冉睿幾個藩王,而且除了冉明之外,沒有皇室成親,這樣以來,魏國皇室的開支就非常小。再加上冉閔崇尚節(jié)儉,魏國皇室的開支尚不足晉朝皇室的百分之一??墒菚x朝崇尚奢華,而且皇室成員眾多。晉朝的皇室多到什么程度呢,光宗室系的藩王三十六個,文帝系十二個,武帝系三十三個,既使西晉滅亡,晉元帝為了籠絡宗室之心,也對這些藩王子孫大加籠絡,拿什么籠絡呢,無非是錢財。
司馬氏一系和人口非常多,到了司馬聃時代,光宗碟上有記錄的宗室就多達一千三百多人(戰(zhàn)亂中不僅沒有死絕,反而越來越大,這不能不說是一個諷刺。)司馬聃呢只是做了一個皇帝該做的事情,他把依靠國家養(yǎng)活起來的這群宗室,自己用內庫養(yǎng)活起來了,免除了徐揚八郡的賦,司馬聃的名聲在民間大漲起來。簡直就有那種萬家生佛的味道。民間的聲音,不可避免傳到了司馬聃的耳朵中,這讓司馬聃干得更加起勁。
司馬聃記得冉明曾對他說過,錢放在庫里存著,只是一堆沒有用的廢銅爛鐵,只有花出去才會有意義。司馬聃就想方設法整頓軍隊,不能讓那股透著酸腐的味道再蔓延下去,從軍規(guī)到賞罰制度,那些有被破壞公平性的,和一些與現(xiàn)實環(huán)境起沖突的,扭正它們才能使那支能征善戰(zhàn)的晉軍再度復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