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降爵密議
分封諸候拱衛(wèi)皇室,像周天子那樣,冉氏皇朝延續(xù)八百年,一直以來都是冉閔的夢想。冉閔建立魏國以來,就積極推行這個政策,然而魏國開國以來,光候爵以上的勛貴就多達四千三百。這么多候爵在戰(zhàn)爭期間,魏國國庫空虛,也沒有錢糧發(fā)放歲俸,弊端顯現(xiàn)不出來。
可是這個財政危機剛剛顯現(xiàn)出現(xiàn),冉閔也感覺壓力倍增。只要是勛貴,那都需要領(lǐng)用歲俸的,以前國庫沒錢沒糧,拖欠也就拖欠了??墒菄鴰煊辛隋X糧,你總不能不發(fā)吧。不算清算拖欠,光一年的歲俸就多達六百萬石糧食,冉閔也感覺頭大啊。
這個沉重的負擔會把魏國壓跨的。如果不算商稅,光依靠農(nóng)稅收入,魏國一年的稅收甚至不夠給官員發(fā)放俸祿的,更別提什么修繕城池、水利,打造甲胄、器械,救災安民了。難道自己真的錯了?
冉閔也在反思自己,當初四十八元勛擁立他稱帝號,建立魏國,冉閔也大赦天下,分封勛貴公候爵位,沒有辦法,魏國初立,爵位不值錢,特別是對于那些士族出身的官員,更加看不起魏國冉閔封賞的官爵,只有平民、寒門還重視冉閔的爵位?,F(xiàn)在降爵是魏國擺脫財政負擔,快速發(fā)展的絕佳機會,但是這個降爵,冉閔又怕寒了功勛將士的心,也怕史官記載他冉閔只能共患難,無法共富貴。
如今朝堂的氣氛詭異之極,居然一面倒同意降爵,這讓冉閔感覺不可思議。好在,冉閔知道冉明沒有經(jīng)營鄴城,這個提議只是臨時起意,連自己都沒有聽到什么風聲。如果要動員這么多官員響應冉明的提議,冉閔不可能不知道什么消息。
冉閔同時也習慣了冉明天馬行空的思想,也理解冉明這是自污其名,以免忌憚他。冉閔滿臉苦笑:“在你心中,朕就這么可怕嗎?”
不過,冉閔想到冉明早已給他人心易變,經(jīng)不起考驗。在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盡量不要去考驗,因為考驗別人,往往會傷自己受傷。
冉閔想到這里,突然感覺坦然了。就算自己會受傷,那也要考驗一下現(xiàn)在的魏國人心。
回到東宮,冉明就感覺混身不自在,東宮不比秦王府,這里的規(guī)矩太大,讓冉明感覺異常壓抑。你喝口水的時候,就會有無數(shù)人過來提醒你,必須用杯子,必須用什么姿勢,這樣冉明非常無奈,口渴了就喝水,和禮法有什么關(guān)聯(lián)?可是偏偏,行、走、坐、臥都會有規(guī)矩,就算是上個廁所,都會人站在一旁看著。
冉明雖然沒有這種癖好,不過卻也不至于嚇得尿不出來。不過,卻讓四個如花似玉的妙齡宮娥在一旁服侍,嚇得冉明差點尿不出來了。
來到看著圍上來的宮娥和宦官,冉明心中有說不出來的厭惡。冉明道:“本宮與王洗馬有要事面談,通知下去,三十丈之內(nèi),嚴禁任何人靠近,違令者杖斃!”
看著那些年長的宦官兩腿不自覺的夾緊了,冉明就有說不出來的快意?!斑€有,把酒食弄上來,都要本宮最愛的吃?!?
不一會兒,一路小跑的宦官端著三個托盤,邁著獨特小碎步,快速跑來。一盤醬香肘子,涼拌豬耳朵,還有王猛最愛吃青菜黃豆,一盤羊肉,一壇五斤裝的醇香白酒。放下這些東西,那三個小宦官一溜煙跑得沒影了。
冉明也不也矯情,連筷子都懶得用了,直接動手,抄起一塊肘子,就大啃起來。
“殿下,您慢點,給臣留點!”王猛知道冉明的脾氣,他不喜歡那種文雅的吃飯方式,就是喜歡這么大塊吃肉,大碗喝酒。
“恭喜殿下,賀喜殿下,終于得償所愿了!”王猛毫無風度的將一塊羊肉塞進自己嘴里,直接用手抹了一把油,嘟囔著嘴里的肉,滿臉堆笑道:“輔佐明主,建不世功業(yè),這是猛生平所愿?!?
“何喜之有?”冉明皺起眉頭道:“在世人眼中,這個東宮就像問鼎天下的百尺竿頭,但是在本宮眼中,這個東宮其實就是一座牢籠,本宮就是這個籠中的**?!?
王猛自然懂,冉明的意思是指他失去了他向往的自由。
王猛笑道:“殿下,這就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所謂有得必有失吧!”
“可是,這個失去的東西也太多了!”冉明一口喝了將近半斤白酒,差不多相當于后世四十度白酒被一口喝進肚子,冉明臉上立即出現(xiàn)了潮紅。冉明喘著粗氣道:“這里沒有外人,我也可以明確的告訴你,其實我并不希望當什么大將軍,當什么太子,我只想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通達天下?!?
“殿下,臣不否認殿下確實有陶朱公的本事!”王猛道:“就食于海,財富取之于海,恐怕當年陶朱公也沒有殿下這樣的本事。但是,蒼生還需要殿下,社稷更需要殿下!”
“先生放心,我知道我自己的責任!”冉明微微有點醉意,指著窗外道:“風雪肆虐,百姓在苦苦掙扎,救天下萬民于水火,結(jié)束這個萬惡的亂世,還以天下太平,也是明的生平夙愿!”
冉明其實是一個感性的人,這樣的可以成為能臣,卻偏偏不能成為政治家。政治家獨有的厚非,冉明也遠遠不夠,劉邦式的腹黑,冉明恐怕學一輩子也學不來。
冉明知道,皇帝坐在大權(quán)在握,萬民生殺大權(quán)在一念之間,這樣的人其實很容易成為權(quán)力的傀儡,即使英明的漢武帝也沒有逃脫這個怪圈,當然還有一時英明的李隆基,等等。在皇位的位置,所決定的事情,其實不是腦袋,而是皇位本身。冉明是一個聰明人,也能透過表面,看清事情的本質(zhì)。
越是看透了皇權(quán)的本質(zhì),冉明越是苦惱。作一個聰明人,其實比傻子更煩惱。看著冉明這樣多愁善感,王猛感覺很是無奈,冉明不喜歡這個皇位,王猛是知道的。當然還有冉明根本不滿王猛自作主張,把冉明推到這個位置上。
其實,冉明根本就沒有生王猛的氣。他有那么多忠心耿耿的部下,那么多希望得到從龍之功的臣子,即使王猛不出現(xiàn),還會有李猛,張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