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道教教父(二)
“道教的這些缺陷和先天不足,就連我這個外人都可以看到,我想仙翁應(yīng)該早已體會到了吧!”冉明看著葛洪笑呵呵的道。
葛洪點點頭,他并沒有否認(rèn),其實葛洪遠(yuǎn)比冉明了解道教。特別是道教的一些旁門左道,真正的道士其實很少入世,他們只在深山中深修。無論修煉派,還是學(xué)術(shù)派,他們的追求,就是心中的大道??墒瞧幸恍W(xué)了一些皮毛的“假”道士,利用手中不成熟的道術(shù),招搖撞騙,騙錢騙物。
冉明接著道“人,都會怕死,特別是身份越是尊貴的人,越怕死!道教信徒,死后會成為什么?”
葛洪有些感觸的道:“天下間,萬物終歸塵土,羽化成仙.能脫于物外地,怕也不過寥寥數(shù)人而,呵呵,生死之懼.就連貧道亦不能免俗。”
**除了信奉的神少,容易了解,更重要的是,他勾勒出了一個所謂的天國。佛教信奉的神明和道教一樣多,不僅旁而雜,哪怕是一個資源信徒,也無法完全了解佛教的精髓。不過人家弄出了一個誘惑人們向往的極久世界,這也是佛教的優(yōu)勢。不過在這個時候,**在中國還沒有影,冉明就舉出了佛教的例子?!叭藗兯篮蠖紩M(jìn)入六道輪回,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就是佛、道之間的最大差異!”
道教追求的是長生不老,事實上并沒有人能夠長生不死。所以這個理論,根本得不到驗證。而佛教的六道輪回,這就不同了,誰知道死后會出現(xiàn)什么事?葛洪也知道道教指給人們的路,其實非常不容易走通,想長生卻沒有人可以長生。佛教人畫出了一個大大地餅,雖然不能充饑,可你至少能瞧得見。
想了這么一層,葛洪無奈的苦笑道:“還請膠東王殿下指點迷津!”
說著葛洪沖冉明執(zhí)一個師禮,這讓冉明受寵若驚。趕緊起向虛扶葛洪。冉明也怕啊,他怕受葛洪之禮會折壽。
“指點迷津談不上,不過。”冉明沉吟道“孤感覺今天這個契機(jī)倒是道教的一個機(jī)會?!?
“機(jī)會?”葛洪是一頭霧水,他在心里嘀咕道:“還機(jī)會呢,道教被你三兩語弄得危機(jī)四伏,八面皆敵,還是機(jī)會?”
冉明起身,來道窗口,任憑窗外的冷風(fēng)吹亂他的頭發(fā)。冉明用略嫌嘶啞的聲音道:“《易經(jīng)》有云,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比矫鳑_葛云露出一個自信的微笑:“不破不立,只要好好把握這個機(jī)會,道教不僅可以千載萬世,或許能成為天下第大一宗教?!?
“好一個不破不立!”葛洪朗聲大笑道:“不知殿下以為應(yīng)該如何破立?”
冉明淡淡的道:“關(guān)鍵就看仙翁的了?!?
“貧道?”葛洪指著自己的鼻子道:“老道何德何能……..”
冉明道:“仙翁雖然不理尋常教務(wù),可是論起威望則無人可及。哪怕是五斗米教的杜炅,還是天師道的張?zhí)鞄?,比起仙翁來差了不止一點半點。所以仙翁何不趁著這個機(jī)會,對道教理論進(jìn)行改革完善?”
拍馬屁是一個大學(xué)問,葛洪明明知道冉明是在拍他的馬屁,可是這句話聽在他耳中,還是非常舒服的。
如果沒有冉明的出現(xiàn),在歷史上,葛洪也對道教理論進(jìn)行了完善,不過他并不是太成功,只是又創(chuàng)出了上清派,弄出了元始天尊這個道教大神。對道教影響也不算小?,F(xiàn)在冉明提意讓他改革道教理念,葛洪一聽就有點意動。
“改革?”葛洪知道改革這個詞語,意思慢改變,革新。(改革并沒有后世發(fā)明的)而是最早是由公元前三百年的趙武靈王提出來的,他易服而胡,實行胡服騎射的法令,淘汰戰(zhàn)車、推行胡騎,這樣以來,趙國不僅免除了五國進(jìn)攻的危險局面,還取得了較大的發(fā)展。
冉明拿出了他在后世蠱惑小弟加入黑道的勁頭,誘導(dǎo)的道:“佛教和道教都有同樣非常突出的優(yōu)勢和劣勢,仙翁可以修繕道教典籍,完善**,把道教**整得更質(zhì)樸,更貼近天下蒼生,由您而起,開創(chuàng)一個全新地、具有劃時代意義地教派!”
聽到這話,葛洪目瞪口呆的看著冉明。冉明這話給他的第一感覺就是震撼,第二感覺就是不可思議。葛洪頓時陷入痛苦的思考中,他認(rèn)真的分析此事的優(yōu)劣。
好半晌,葛洪艱難的道:“此事還是不妥,如果胡亂改革,就會把道教**弄得面目全非,這樣以來,道教還是道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