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章大軍云集
一自蕭關(guān)起戰(zhàn)塵,河湟隔斷異鄉(xiāng)春。漢兒盡作胡兒語,卻向城頭罵漢人。這是唐代詩人司空圖寫的一首《河湟有感》。然而這首詩正好可以體現(xiàn)冉閔此時的心境!本來冉閔和李農(nóng)算是后趙中為數(shù)不多的漢人將領(lǐng)。
公元三五零年,在冉閔反后趙之前,中領(lǐng)軍石成、侍中石啟、龍鑲將軍孫伏都、前河?xùn)|太守石暉謀劃誅殺石閔、李農(nóng)。還是冉閔挺身而出,誅殺萬夫莫敵的孫伏都,打敗石成、石啟,石暉等。當時冉閔見李農(nóng)在漢家乞活軍中威望比自己高,就大度的將皇位讓給李農(nóng),可是李農(nóng)身為漢家兒郎,卻心向羯族石氏。推辭不受。最終冉閔建立魏國,封李農(nóng)為齊王,官加太宰、兼太尉、錄尚書事,這是魏國一人之上萬萬人之下,就連冉閔的兒子也都被封為郡王,給李農(nóng)的卻是親王爵!永興元年四月,后趙末代郡主石抵派,汝陰王石琨統(tǒng)領(lǐng),十萬士兵討伐魏國,然而在這個關(guān)鍵時刻,李農(nóng)不僅不配合冉閔共同御敵,反而密謀準備奪鄴城門,把鄴城獻給石抵!要知道此時冉閔的殺胡令已經(jīng)推行三個多月了,魏軍士卒手上都沾滿了諸胡的鮮血,如果鄴城城陷,城中三十萬軍民肯定會被慘殺殆盡??墒抢钷r(nóng)卻為了一已私欲,陷三十萬漢家軍民與不義。最終冉閔不得不誅殺李農(nóng),以及他的三個兒子。這樣以來,因為不明真象的乞活軍士卒卻因為冉閔殺李農(nóng)而一夕離散!
冉閔建立的魏國,在強盛時期,疆域西北到太行山,西到函谷關(guān),南部前期達淮河,后期退至黃河,東部未到泰山,東北到勃海,北部前期隔著襄國遙領(lǐng)中山、渤海一帶,后期占領(lǐng)襄國北界退至常山一帶。擁有精兵近二十萬,猛將如云。如今的冉魏只有鄴城(今河北邯鄲市臨漳縣城西南20公里鄴城遺址)的大將軍蔣干部萬人和冉閔的野戰(zhàn)之兵萬余。其余各地冉魏官佐大多易幟。每每想到這里,冉閔不禁心中悲憤。身為漢兒,卻甘愿為胡奴使,讓冉閔對那些屈膝的漢人感到無盡的悲憤!特別是李農(nóng),想起他,冉閔就想將他碎尸萬段!
在歷史上魏國官佐將領(lǐng)大都投降晉朝,冉閔都是聽之任之,從來沒有報復(fù)的舉動。但是劉顯背叛冉閔,冉閔立即揮兵滅之。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冉閔是不愿意打內(nèi)戰(zhàn)的,事上平定降晉的青州、兗州、洛州要相當容易,不僅守軍兵力少,而且距離晉朝勢力范圍太遠,讓晉國根本來不及救援。
冉閔在帳篷獨坐,心思復(fù)雜,作為一個從軍中小卒成長起來的將領(lǐng),冉閔何嘗看不透張溫、董潤等人看到的問題??墒撬艉笸耍芡说侥睦??魏國只剩下一座都城。他若后退,北地的漢人應(yīng)該怎么辦?明不不可違而為之,不是大智就是大愚,冉閔就是前者!
就在這時,行臺都督劉群擐甲進帳,劉群是冉魏仆射,為冉閔所器重,侍衛(wèi)帳前的冉魏武衛(wèi)營軍卒未加攔阻。如果冉明在這里,肯定會大罵房玄齡、褚遂良、許敬宗、李淳風等人,史書害人不淺!還一代名相,賢相,統(tǒng)統(tǒng)都是狗屁!人家明明活得好好的,你們偏偏要樹立一個以死勸諫的典范,莫非是為魏征呼應(yīng)?
劉群面色陰郁來到冉閔面前施禮道:“陛下,大事不妙!我軍現(xiàn)在僅剩五天的糧食,此事非同小可,如若不能盡快緩解糧食短缺問題。屆時,不但軍心會有所動搖,更可能引來燕軍進攻,屆時情況就會更加麻煩了。”
冉閔對此事又何嘗不知,當初他率軍北上,所帶的糧食并不多,全部加在一起就是四萬多石,每一個士卒一天需要一斗糧,馬匹需要三斗,一萬多士卒一天就需要一百多石,在房子縣,冉閔把大量的糧食留給流民了,自己僅帶了半個多月的糧食,冀州經(jīng)匈奴、鮮卑、羯,諸胡多年戰(zhàn)火荼毒,更沒有多少存糧,當?shù)氐募Z食生產(chǎn)幾乎成了空白,因此,糧草短缺成了一個迫在眉睫的緊要問題?,F(xiàn)在就算冉閔拿錢在當?shù)匾操I不到糧食了。劉群是西晉名將、著名詩人、文學家、司空。幽、并、冀三州大都督劉琨的兒子,當初劉琨獨守晉陽,最后兵敗死在拓拔鮮卑的手中,他對胡人有刻骨仇恨,后石虎滅遼西。打敗拓拔部鮮卑,劉群才智過人,侍從石虎,被石虎封為后趙尚書令。冉閔反后趙建立魏國,劉群就成了冉閔的心腹。
劉群看著冉閔臉色不善,緩緩地說道:“其實,只要我們的糧食能多出一個月就好辦許多,目前安喜不能再留了,我們在廉臺還有一部分糧食,一路上省吃減用,應(yīng)該能回到鄴城,只要堅持到九月秋收,那樣就好辦得多了!其實當初若救濟那些流民,我軍的情況會好得多!”
冉閔嘆了口氣道:“不救濟,他們活不下去,人人相食的慘劇就上再度上演!”冉閔的眉頭一鄒問道:“公度(劉群的表字)有何對策?”
劉群想了想道:“群有上中下三策!”
“哦!”冉閔想破了腦袋也沒有想到一策,可是看看人家,一會功夫居然想到三策!“計將安出?”
“中策,從現(xiàn)在開始停止救濟流民,節(jié)衣縮食,立即退兵。再圖后計!”
冉閔想了想搖搖頭“我本漢家兒郎,豈能坐視悲劇上演。如今我漢家兒郎已十不存一,若不管不問,恐怕,冀州就是真正的赤地千里,白骨成堆了!”
冒著自己軍隊有可能因缺糧而挨餓,甚至發(fā)生兵變的危險,去救助與己無關(guān)的百姓,這可真稱得上是大英雄甚至圣人了。劉群設(shè)身處地的想了想,如果換成自己,絕對做不到這一點,能夠追隨如此至仁至賢的圣主,雖死猶榮!劉群其實也知道冉閔絕對不會同意這條計策!
隨即他又娓娓道:“上策,冀北多漢家塢堡,堡中多是豪強,他們有錢有糧,但是他們兵少力薄,很容易攻陷,若陛下命他們獻糧,若不獻,則舉兵攻之,定有所斬獲,不僅可以獲得足夠的糧食,還可以解決北方不穩(wěn)定的隱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冉閔道:“我是大魏英雄,豈能做出此等禽獸之事!”
劉群多少有點失望,冉閔仁是夠仁,但是有點婦人之仁了。雖然說這些塢堡都是漢人的,可是這些漢人豪強和世族,就沒有一個好鳥,當初父親劉琨守晉陽時,他們就沒少給劉琨下絆子!劉群繼續(xù)道:“下策,就是與燕軍決戰(zhàn),繳獲所得,補充我軍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