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林冷殤出征后,清婉就謹(jǐn)慎的窩在定安院里,幾乎不出院門。
只偶爾用過膳后,為了消食,在院子里散散步。
絲禾和房嬤嬤偶爾會過來陪她聊會天,徐韻也讓小桃送了成衣鋪子的經(jīng)營手札過來。
日子平平淡淡的過,跟人聊聊天,自己翻翻書,清婉倒也不覺得無聊。
昨兒薛姨母怕清婉悶得慌,入府了一次,送了些酸梅酸杏來。
她同清婉講,若是覺得悶了,就回娘家去住幾天,家里雞鴨都是自己喂的,正好燉了給她補補身子。
清婉知姨母這是一番好意,只是眼下的情況,自己是斷然不能出院子的,自然是婉謝絕了姨母的好意。
至于將軍府的長輩們,老太太也沒為難她,甚至還讓房嬤嬤過來傳了話,讓她好生歇著,一切以肚子里的孩子為重。
王夫人倒是在林冷殤出征后的第三天,就遣身邊的嬤嬤過來傳過話。
說是天氣熱,去年的扇子顏色不好了,想讓清婉幫忙畫個新的扇面樣式,也好讓繡娘加緊趕制出來。
清婉自是以身子重,操勞不得為由,婉拒了。
反正她有孕的消息,估計王夫人也早就知道了,干脆就首接說了,免得她裝傻充愣的為難自己。
自從清婉拒絕后,王夫人倒是沒再派人過來請她了。
清婉以為這就消停下來了,誰知她不方便去,王夫人就派人去請徐韻。
按理說,徐韻作為林冷殤的正妻,是要偶爾去王夫人那閑聊敘話的。
因為將軍府女眷們時不時要跟京城的貴婦們應(yīng)酬,今日這家孩子滿月,明日那家老夫人做壽。
這些都是需要徐韻出面的,至于禮節(jié)規(guī)矩這些,新婦入門,都需要婆母先提點著的。
可徐韻這段日子正忙著囤糧食呢,她想著以后早晚要走和離的路,這外頭的應(yīng)酬,她能少露面就少露面。
認(rèn)識她的人越多,往后在背后嚼舌根的人就越多,自己不再嫁人還好,若是再在京城中覓得良人,那還不被流蜚語淹沒了去。
所以這段日子,她打定主意,低調(diào)再低調(diào),往后做生意也要遁的遠(yuǎn)遠(yuǎn)的。
找一個沒人認(rèn)識自己的地方,重新開始。
至于急著賺銀子,是因為徐家給的嫁妝,和離后定是會被想方設(shè)法要回去的。
至于林冷殤給的聘禮,她就算能自己收著,也覺得不心安,還是也都還給他,斷干凈了,往后不再有什么牽扯。
所以這段時間對她來說很寶貴,她可以利用這兩筆錢,賺出屬于自己的銀子來。
自己賺的錢,花著才安心,才有底氣。
王嬤嬤初次來請她時,她還推說自己身子不適,中了暑熱。
待嬤嬤來請的次數(shù)多了,徐韻首接裝病都懶得裝,就說自己沒空,不過去了。
反正院子里有侍衛(wèi)守著,王夫人也不能把她怎么樣。
自己在府里又待不久,她可不想花費最寶貴的賺錢時間,來應(yīng)付王夫人的那些小心思。
王嬤嬤多次都請不動人,王夫人自是氣的不輕。
她覺得這定安院里的女眷,也太不懂規(guī)矩了,林冷殤在的時候也就罷了,現(xiàn)在他都出征了,后宅院的女人們還是這么不將她放在眼里。
偏偏林冷殤又在院里留了護(hù)衛(wèi),若想讓粗使婆子上門,去教他們規(guī)矩,是院子都進(jìn)不去的。
想到這些,王夫人在嬤嬤耳邊低語了幾句。
王嬤嬤自是點頭,笑著應(yīng)了下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