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藥?
這是什么東西?
幾人面面相覷,都未聽過這個新詞。
就是讓你們炸爐的東西。
關寧的解釋讓李大根面色微變,似想到了什么,還帶有驚恐之意。
陛下,當時那場炸爐,可是導致我的兩個徒弟死了,我只是運氣好,逃過了劫。
李大根忙著開口。
這位陛下太瘋狂了,竟然要煉這種恐怖之物,他們煉丹最怕的可就是炸爐。
少廢話!
關寧開口道:你們按朕的安排操辦就是,否則就去死。
聽到此。
幾人不受控制的打了個冷顫,他們可不想步那幾人的后塵。
我們定做好。
李大根忙著應聲。
接下來,關寧就開始了試驗。
丹鼎宮是原來隆景帝煉丹的地方,各種東西應俱全,而他需要制火藥的原料也都有。
主要還是要制作出第份,先把配方確定下來。
同樣是黑火藥爆炸威力也相差數(shù)倍,將木炭,硫磺和硝隨意的混合在起,配比五花門,只能算是種松散的混合物,很不耐儲存和迅速,而且易受潮,雜質(zhì)多,威力小。
要不就只能冒個煙,連明火都算不上,或者只能做煙花。
關寧已經(jīng)準備好了相應的工具,個小秤,這是他專門制作的,能夠很準確的稱量出比例。
然后還有個特制的器皿,用于混料攪拌,剩下的就是原材料了。
硫磺和硝,還有木炭。
讓他較為驚喜的是,這幾樣原材料的提純度都很高。
比如那些木炭,就是需要研磨成粉末狀,但是這種研磨之后,還需要經(jīng)過數(shù)次網(wǎng)篩,只選用均勻的粉末狀。
最難取的是硝,明朝時期有專門從事熬硝,淋硝的人,這可是拿命去干的苦差事,相當?shù)膽K,都是在山洞里做。
大康因為沒有火藥,硝是用來制冰的,滿足富家貴族之用,就是皇宮里的需求都很大。
因而便衍生了種專門從事取硝的人,叫做硝民。
他們是從豬圈,馬廄,茅房等地,掃取這種罕硝的土塊,置于桶中加水浸泡,經(jīng)過濾后,將濾液熬煮曬干,便得到了硝石結晶。
千萬不要小看的古人的智慧,其實在這個時代已經(jīng)有很多應用。
因為是煉丹之用,隆景帝的要求很高,這些原材料都提煉到很精細的程度。
人力無窮。
笨辦法次次的做,也能達到很高的水準,當然跟現(xiàn)代相比依舊有差距,但也算不錯了
關寧很滿意。
切準備就緒,便開始了試驗。
他親自上手,那些方士暫時充當他的助手,只是在周邊好奇的圍觀著。
李大根覺得陛下有做方士的潛質(zhì),就這種認真細致勁,就很符合方士了。
他們煉丹選料時,基本也就是這樣。
這邊關寧在認真細致的忙碌著,他開始按照那個公式做配比。
先將木炭粉和硫磺粉混合放入器皿中,然后慢慢的加水,讓他們充分混合,又將硝粉混入其中攪拌。
形成的混合物自然晾干,出現(xiàn)了黑色的小結晶物。
這就是火藥么?
李大根帶著好奇之色。
試試。
關寧做了引線試著點燃,只是起了個微弱的火苗,連藍煙都沒有冒多少
第次試驗失??!
關寧皺起了眉頭,他發(fā)現(xiàn)這似乎不是件簡單的事情。
繼續(xù)試驗!
關寧并沒有灰心,他讓李大根也帶人試驗。
這次他沒有貿(mào)然試驗,而是努力回響著記憶里的知識,這需要進行計算,不是說只知道個大概就能真正的做出。
噗!
伴隨著濃濃的藍煙,有著片火光冒起。
周邊眾人都起了激動之意,這已經(jīng)是第五次試驗,威力比第次好了很多。
關寧卻并不滿意。
這種程度只能做煙花爆竹,爆速很低,沒有什么威力。
繼續(xù)試驗。
李大根也是個創(chuàng)造性人才,他回想著之前炸爐時用的配方,經(jīng)過幾次試驗,還真的做出了威力很大的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