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在城主府中,楚嬴和尹無正在商議城中的下一步規(guī)劃。
“殿下,如今城中百廢待興,百姓們食不果腹,如果再這么下去,定然會鬧成饑荒?!?
他雖然知道自己的要求有些過分,卻也只能硬著頭皮說到:“殿下若是手中銀子周轉(zhuǎn)方便的話,可否快些開始修建工廠?”
他小心翼翼的看了一眼楚嬴,生怕楚嬴因為自己過分的要求而感到生氣。
楚嬴倒是并沒有生氣,但還是意味深長的看了一眼尹無:“不知尹大俠覺得,在鐵木城中修建工廠,需要多少銀子?”
“這……在下不知。”
他只是從楚嬴口中聽說了工廠是什么,甚至對此還沒有具體的概念,又如何能知道花費幾何。
“實不相瞞,本宮已經(jīng)在楚國的益州、薊州等地陸續(xù)修建過十幾座工廠,每一座工廠修建起來,至少要一百萬兩銀子,更不用說工廠修建好之后,還要開始生產(chǎn),到時候所需要的各種原料以及周轉(zhuǎn)所用的資金,也不是個小數(shù)?!?
“嘶……”
尹無聽到這里,頓時倒吸一口冷氣,有些古怪的朝著楚嬴看去:“那殿下的意思是……”
他也沒想到光是一座工廠,就要花費這么多錢。
可這件事情畢竟是楚嬴提出來的,所以楚嬴應(yīng)該早就想好才對。
如果楚嬴都沒有想好,就把此事告訴自己,豈不是相當于在欺騙自己么?
楚嬴又如何看不出尹無的想法,哈哈大笑道:“放心,區(qū)區(qū)而百萬兩銀子,本宮還是拿得出的?!?
“但尹大俠可曾想過,如今高句麗有多少城池?一座工廠修建起來之后,想要將這二百萬兩銀子賺回來,又需要多長時間?”
“尹大俠的目標可是拯救高句麗所有黎民百姓,難道說每到一座城池,都要本宮掏出二百萬兩銀子么?”
這一句話直接把尹無給問住了。
高句麗雖然不大,但也有十三座城池,每一座城池二百萬兩,那可就是兩千六百萬兩銀子。
別說是高句麗了,就算整個楚國一年的賦稅也沒有那么多。
楚嬴就算有這么多錢也肯定不會拿出來。
“那殿下的意思是?”
尹無有些尷尬的繼續(xù)追問下去:“那殿下可否先出這鐵木城的錢,日后到了其他城池,我再另想辦法。”
雖然他知道,自己恐怕也很難找到其他人出錢,但這也是眼下的無奈之計。
誰知楚嬴神秘一笑,反問道:“有些時候,你想花錢,不一定要花自己的錢的。”
尹無一頭霧水:“不花自己的錢?那花誰的錢?”
楚嬴臉上笑意更濃:“那當然是找別人要,如果別人不給,那就去搶!”
楚嬴身后,周興早已經(jīng)心領(lǐng)神會,將幾個厚厚的本子送了上來:“這是城主府中搜出來的,這些年城中各家商戶的繳稅記錄?!?
楚國自古就有重農(nóng)抑商的政策,這樣的風氣在高句麗也并不例外,雖然商人在高句麗的地位不像在楚國那樣低賤,但農(nóng)戶每年要繳納的賦稅也不過是五稅一,而商人每年要繳納的賦稅,足足達到了五稅二。
如此高額的賦稅,自然會讓人肉疼,也正是因此,許多商人都會想方設(shè)法的偷稅漏稅。